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论关汉卿杂剧中的文人意识--兼议"不屑仕进"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汉卿杂剧今存 18种,其中 13种都涉笔文人形象.这些文人形象,大概分属于三种类型.这些形象的塑造,反映了作者的文人意识肯定才学、肯定官员的治德、肯定科举.过去传统认为关汉卿"不屑仕进",其实他的不曾仕进实在是受制于现实的被动和无奈,在思想本源上,他并不是"不屑",而是对文人学优而仕的传统价值观有着本质的秉承和认同.  相似文献   
2.
宋代婉约词题材、内容的私人化特征,决定了其中女性自抒其情的闺怨词对以“男子而作闺音”的代言词总体成就的超越。这使宋代的女词人以集体群像的创作形态,为宋代的词学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黄丽峰 《中州学刊》2005,(4):182-186
从魏晋到明清,文人们对诸葛亮评价的主流,是由客观平直到玄虚空泛,由褒贬不一到绝对肯定,思维方式愈益呈现出道德化、绝对化的倾向.对诸葛亮忠义的阐释过程,使文人们越来越认同于官方文化.由此,距真实的诸葛亮越走越远,文人的思想日益僵化,民众亦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文人绝对化的思维观念.  相似文献   
4.
黄丽峰 《南都学坛》2005,25(2):33-34
学识的博通,性情的自负,行止的洒脱不拘,是诸葛亮早期鲜明的个性特征。基于此,他才大胆地以管、乐自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