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4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改变我国辞书出版落后的状况,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1975年夏天,国家出版局制定了一个全国辞书编纂规划,决定出版150余种辞书。其中,规模最大、最难编写的有两种:《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鉴于当时条件,谁也不敢单独承编。几经讨论,最后决定由湖北、四川两省出版社组织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九所高等院校承编《汉语大字典》;由上海等五省一市承编《汉语大词典》。从这时起,《汉语大字典》就和武大结下了不解之缘。几届校领导均参与该书工作委员会工作,中文系汉语教研室几乎全部投入编写,李格非教授任该书第一常务副主编,20余位正、副教授和其他专家任该书编委、主要撰稿人和审稿、总稿人。许多同志为之工作了整整14个春秋,有的积劳成疾,竟倒在案头,未能目睹全书杀简。  相似文献   
2.
理论研究的突破,常常造成一代学术风气的转移。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说文之学一反宋、元以来六书学的传统,异军突起,开创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新局面。以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王筠《说文解字句读》、桂馥《说文解字义证》、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等为代表的四大家,在汉字研究中各具特色,成绩卓著,形成了著名的乾嘉学派。这一学派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理论上得力于戴震的“四体二用”说,则是共同的,不可否认的事实。学习前贤的著作,  相似文献   
3.
白云黄鹤迎佳宾,六朝名胜忆哲人。一九八五年十月,由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训诂学会、中国音韵学会、中国语言学会江苏省分会六单位发起的,纪念黄季刚先生诞生一百周年、逝世五十周年纪念会和学术讨论会,先后在武汉和南京两地举行。黄侃,字季刚,湖北蕲春人,是我国民主革命  相似文献   
4.
黄侃先生生前没有编过辞书,但他对字典编写提出过一些意见。这些意见,在黄耀先师所整理的黄侃先生的遗著中时有所见。本文为读《字书编制法商榷》一文的扎记,偶尔也涉及此文以外的一些论述。一、在“学术闿明,文辞革进”的当代,字书的编制“诚不可缓”黄先生说:“自叔重《说文》以降,逮于清世字典、字书种类略已诠明。”我们国家历史悠久,辞书的编写也源远流长。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我国古代小学十家共四十五篇。在《说文》之前,就有《史籀篇》、《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凡将篇》、《急就篇》等字书,但  相似文献   
5.
论辞书的客观属性──也谈辞书特性和质量标准黄孝德本文据辞书的种属关系,运用概念缩小法,把辞书的客观属性作了三个层次的理论概括:1.辞书与普通图书共同的本质属性;2.辞书与一般工具书共同的本质属性;3.辞书独特的本质属性。本文还对当前辞书质量的讨论,提...  相似文献   
6.
本文据辞书的种属关系,运用概念缩小法,把辞书的客观属性作了三个层次的理论概括:1.辞书与普通图书共同的本质属性;2.辞书与一般工具书共同的本质属性;3.辞书独特的本质属性。本文还对当前辞书质量的讨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最近,中央号召抓紧古籍的整理,这是一件具有巨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工作。整理古籍,就是对古籍进行校勘、标点、注释、翻译、辑逸和辨伪,以便古为今用,这些工作,都与训诂学的运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最近,中央号召抓紧古籍的整理,这是一件具有巨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工作。整理古籍,就是对古籍进行校勘、标点、注释、翻译、辑逸和辨伪,以便古为今用,这些工作,都与训诂学的运用有密切关系。训诂与校勘我国的古书,在唐代以前,没有雕版印刷,全靠手抄行世。这些手抄本,文字常有讹误、衍脱,加之抄书的人水平不一,其所根据的本子也时有差异,这就需要校定。晚唐以后,发明了雕版印刷,于是产生了版本问题。版本不同,也就难免有文字讹误、衍脱等毛病。加上古代学术各有师承。师承各殊,虽然同说一经,文字亦有异同,其分章断句,也往往很不一致。东汉以后,以注附经,又出现了经注混淆的现象,或注误入经,或经混入注。这些也都要校勘,才便于后学阅读。  相似文献   
9.
在汉学史上,郑玄(公元127-200年)是一位影响深远的人物,他是“汉末之通儒,后学所取正”(李谧语)的伟大学者。其学“述先圣之玄意,整百家之不齐’,后人称为“郑学”。郑学主要成就在经学、文献学和训诂学。本文拟就郑学的渊源、特色、成就、问题,作点概述,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0.
黄侃先生生前没有编过辞书,但他对字典编写提出过一些意见。这些意见,在黄耀先师所整理的黄侃先生的遗著中时有所见。本文为读《字书编制法商榷》一文的扎记,偶尔也涉及此文以外的一些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