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认为,质证是人民法院认定案件事实的前提、冲突主体实现诉权的重要手段、法庭辩论程序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民事质证制度是一项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的诉讼活动,它由质证主体、质证对象、质证内容三要素构成;我国目前所实行的职权主义质证模式不利于调动质证主体的积极性、提高质证水平和质证效果,而应向当事人主义质证模式转变,其模式有10个要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仲裁制度的核心问题仲裁请求权作了探索性研究,提出了以下观点:仲裁请求权的本质是半诉权:仲裁请求权的内容包括享有权、选择权、程序实施权等;仲裁权的取得与行使无必然联系,社会成员享有仲裁请求权的条件是与争执的或受到侵害的可仲裁民商事法律关系具有直接利害关系,而仲裁请求权的行使要受制于仲裁请求权的运行环境;仲裁请求权可以抛弃和转让。  相似文献   
3.
<正>一、诉权在督促程序中客观存在 我国新民事诉讼法设立了督促程序后,由于法学界对督促程序的性质尚未形成定论,人们对督促中是否存在着诉权问题也有不同的认识。有些同志完全否认督促程序中的诉权。其主要理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民事检察监督法律制度,并把民事抗诉作为民事检察监督的唯一方式。按照法理学的一般理论,在法律所及领域,任何法律行为和事件都会引起一定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或终结;受国家立法拘束的任何主体,都必将系属于一定的法律关系。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可能有错误的民事判决、裁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起抗诉,在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之间必然产生一种监督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为相应法律规范所确认、调整,这就产生了民事抗诉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5.
评谭兵教授的《中国仲裁制度研究》黄胜春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正式实施之际,中国诉讼法研究会理事、海南大学法学院院长谭兵教授主编的(中国仲裁制度研究)一书,1995年已由法律出版社出版了。该书约37万字,为国家“八五”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资助课题,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