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6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45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7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250篇
理论方法论   39篇
综合类   397篇
社会学   46篇
统计学   5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龟卜文化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龟兆的起源.探讨原始先民对龟卜与龟甲自然花纹的崇拜以及龟兆与龟的自然花纹的关系,可以从中梳理原始龟兆的起源历程.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S油田勘探、开发、炼化、机械、公用工程等多个部门和全局的非线性多级目标优化规划模型,应用关联分析、改进灰色预测、回归分析求取规划模型的约束方程并线性化;编制了相应的计算软件,使之快速预测和优化油田各部门“九五”各年的投资和产值;并将优化结果与油田过去或计划值加以对比,给油田规划决策带来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心学左派在晚明演变过程中异化为一种宗教或准宗教形式,儒家传统经邦济民的入世智慧因心学"良知"消解而体无完肤.无论是王畿的先天正心之学,还是泰州学派后期的居士佛学,都表明晚明心学发展到只有靠信仰才能延续的地步.宗教信仰的彰显对儒家入世智慧的侵蚀应该引起后人理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4.
欧元自1999年正式启动以来,在国际市场中的使用稳步成长,在第三国的使用日益广泛,已成为有信誉、稳定的第二大国际货币。但欧元国际地位的发展在各市场部分中具有一定的不平衡,地域性显著,尚不具备全球性。欧元国际地位的这种发展状态是历史性和变革性因素以及欧元主要使用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诸多有利因素的支持下,欧元作为第二国际货币的地位在未来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5.
高扬与社会主义相统一的爱国主义旗帜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显著特点之一。作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并集中体现为强调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内在统一;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要求实现祖国统一的信念坚定不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相统一;坚持国家主权和安全的严正性;一贯强调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统一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应用交通流宏观连续模型,模拟上下游信号灯作异步周期变化的协调信号灯路段的交通流动,经数值计算比较,选择改进Murman格式求解.结果表明:改进Murman格式能准确捕捉交通流中无振荡“激波”位置.  相似文献   
7.
上海在加快城市功能转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更要把"扎实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为社会建设的总体目标,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高质量建成"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相似文献   
8.
9.
清末民初,上海郊县相继出现一批有别于传统小农家庭棉纺织手工业生产方式的新型手工业,其中嘉定的黄草编织业,南汇的织袜业,嘉定、川沙的毛巾织造业,川沙、上海、宝山等县的花边编织业,以及川沙的建筑业等,都颇具规模.其发生发展,与上海开埠后,内外贸易繁盛和城市经济发展的有力推动紧密关联,亦为郊县农家在面对外来经济持续冲击时,提供了新的谋生途径.  相似文献   
10.
After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the government of Hong Kong embraced the model of work-integration social enterprise (WISE) to sustain its facilitative and productivist welfare regime. Using the WISE of Pro-Love for marginalized women as a case study, 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meaning of employment and social disadvantage in the organization. The ethnographic data reveal that while the WISE encourages women to participate in the paid labor market, it constructs employment in the social enterprise as part-time jobs for supplementary family income, restricts the extension of social networks for the female workers, and reinforces the cultural stereotypes of marginalized women. The study reflects on the mechanisms of the project of WISE in the welfare contexts of Hong Kong, and argues that programs targeted at labor participation cannot be automatically translated into reduction of exclusion in other domains. Long-term planning, policy coordination, and social advocacy are necessary to achieve social integ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