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4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7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根据当前对网络文学的定义 ,从三个方面分析说明了网络文学出现的当下可能性。一是网络媒介的出现引起文学载体和传播方式的变化 ,形成了自己的文学群落 ,培养了一大批文学爱好者的文学受众。二是作为写作的网络文学 ,实际上是对当前出现的知识霸权和文学生产麦当劳化的反拨 ,使文学向着自由无功利和审美愉悦性传统回归。三是网络文学作为一种题材 ,与传统文学无本质上的区别 ,是网络出现后形成的一种特定群体生活状态的反映 ,从而在题材选取 ,主题表现及表现技巧上具有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技术创新的核心主体是工匠,其承担着技术发明、创新和推广的重要职责。随着技术创新活动的历史演进,在工匠技术创新活动的基础上并以工匠活动为中心相继出现了家庭手工业作坊、私营手工业作坊、手工工场等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这些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工匠主体活动的局限性。工匠主体与这些主体之间并不是简单地以一种单一主体去取代另一种主体,使前一种主体在古代技术创新的舞台中隐退。在我国古代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这些主体以交叉并存的方式存在。  相似文献   
3.
大学校园倡导学术自由和批判精神,需要多元文化的滋养;促进大学师生的人的全面发展,多元文化是不可或缺的精神要素。构建校园和谐关系,需要对校园多元文化的理性宽容。要承认和尊重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坚持“和而不同”的文化融和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主流价值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文化责任。积极引导,重在建设,促进校园多元文化的融合共生。  相似文献   
4.
SPOC混合式教学法是“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应用,是一种结合了线上教学和课堂教学的混合教学模式,是教学模式改革的一大突破。概述了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分析了SPOC混合式教学法对教师教学及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并指出了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的四大环节。  相似文献   
5.
随着两性平权意识的广泛传播,妇女参政已经成为国际化的潮流。虽然我国自解放以来就倡导男女平等,但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男尊女卑观念根深蒂固,妇女的社会政治地位、接近政治资源的渠道,以及对政策的影响力远不及男性。当前中国要走向国际化、构建和谐社会呼唤妇女参政,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亟待妇女参政,重构公正先进的性别文化亦期待妇女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6.
浅议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阐述了当代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人口增长、供水紧张、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并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作为乡土题材美术的代表人物,罗中立自20世纪80年代开44乡土题材美术创作风尚以来直到今天仍然坚守着乡土题材的美术创作。罗中立的乡土题材创作一直在不断地追求艺术上的深度表达与创新:在主题上,呈现为从乡土风情再现到乡土文化挖掘;在表现手法上,体现为从写实再现到主观表现的追求,从最初对西方乡土题材模仿到不断进行形式表现上的独自创造,体现了其在乡土题材创作中明确的本土化追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英语口语教学策略的相关问题加以探析。  相似文献   
9.
环境监管是环境保护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加强环境监管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求。法律赋予了政府保护环境的职责,地方政府通过环境监管保护环境,改善辖区内的环境质量,在环境监管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但由于与利益追求和价值选择相伴生的局限性导致监管难以到位。公众参与环境监管有助于弥补地方政府环境监管不力、乏力,是环境法治发展的必然。为了提高环境监管的有效性,应当建立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环境执法、环境问责等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主导、公众有序参与的作用,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以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职业力主要包含三方面基本要素或能力:马克思主义运用力、完善的品德心理结构和职业技能。职业力的提升,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立场、方法,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当前,高职院校纷纷走上"工学交替"的快车道,在"工学交替"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提升高职学生职业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学生职业定向的前提;是提高高职学生马克思主义运用力的根本途径;是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提高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