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4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是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对学生的培养直接影响到了我国的建设,而培养学生的摇篮是学校,所以各高职院校要抓好学生管理这块,建立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更好的人才。重视高职学生的管理有着重大的意义。一方面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另一方面可以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更优秀的人才。本文就是以高职学生的创新型管理为论点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模糊数学建立了高校教师教学质量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给出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3.
作为 2 0世纪 80年代“文化寻根热”的有机组成部分 ,杨炼、江河的民族国家和历史文化想象 ,廖亦武、欧阳江河文化才情的纵横恣肆及令人生疑的“跟风”者蜂拥而上的造访 ,使得绵延不绝的文化史诗具有了鲜明的独特性与丰富性 ,绝非现代主义的另类出演  相似文献   
4.
2014年,上海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全市社会发展总体和谐稳定,民生质量进一步提高。特别是,2014年市委聚焦"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与"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整合全市力量开展全面深入调研,酝酿形成一系列重要指导意见与政策,开启了全市社会建设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2014年,面对国内外复杂的不确定因素,上海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战略,重点聚焦自贸试验区建设,扩大服务业开放,加快制度创新,接轨国际规则,以开放促改革,对内对外开放取得新成效。展望2015年,国际政治博弈将迈入新阶段,世界经济复苏将进入新常态,全球金融市场将呈现新结构,投资贸易谈判将形成新格局,上海要以"可复制、可推广、可辐射"为核心,继续深入推进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效应外溢,努力构筑开放经济新优势,促进开放转型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2003年7月4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结果,浙江大学终身教授陈桥驿先生的专著《水经注校释》被评为一等奖。该项成果倾注了郦学专家陈桥驿先生毕生研究《水经注》的心血。  相似文献   
7.
家事案件包括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所称的婚姻家庭案件、继承案件等有关身份关系的争讼案件,和以亲属身份为依据所发生的财产争议案件等.我国家事案件数量的绝对增长和家事案件在民事案件中的比例逐渐下降,是我国家事案件诉讼程序设立的社会现实.家事案件的特殊性、我国民事司法的历史和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现状等因素,都说明我国应建立独立的家事案件诉讼程序,家事案件的诉讼程序亦应进行改革,使之符合特殊的诉讼原则和诉讼法理.  相似文献   
8.
试论太平天国的壁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绪言 壁画,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艺术,这朵艺术之花,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得以盛开,她得到太平天国领导集团所赞赏,她遍布于大大小小的王府馆衙建筑之内。根据当时人所留下片纸只字记载,可看出当年从天京城内各王府到全国太平天国辖区各府邸馆衙壁  相似文献   
9.
正北京论坛由北京大学、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联合创办于2004年,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总主题,每年举办一次年会,致力于推动全球重大人文社会科学问题的研究,促进世界的学术发展和社会进步,推动文明对话与和谐发展,为全人类的共同繁荣做出贡献。2013年是北京论坛创办十周年,迄今已有来自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位名流政要和知名学者参加了这一学术盛会,北京论坛是目  相似文献   
10.
严军 《社科纵横》2010,25(1):52-54
犯罪心理测试在中国又称CPS多道心理测试,其测试结论是否具有证据资格,在学界尚存在不同观点。而中国目前在立法上,并未赋予其证据资格。但是由于对犯罪心理测试结论本身的科学性和实践性的认可,特别是在1999年9月1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CPS多道心理测试鉴定结论能否作为诉讼证据使用的问题的批复》作出后,这种技术在司法实践中被广泛运用,不仅在刑事诉讼中,在一些民事案件的处理中,心理测试结论也被用来帮助法官审查、判断证据。对此,本文作者认为犯罪心理测试结论在刑事诉讼中,可以用来帮助专门机关工作人员审查判断证据,但在民事诉讼中,不能将测试结论用来帮助法官审查判断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