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4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27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高速发展。1980年至2002年22年间,商品出口额平均递增14%,进口额递增13%:其中1990年至2001年12年间,出口额年均递增14.8%,进口额递增15.3%。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同期世界贸易发展速度。2001年,我国进、出口额在世界的排名已跃升到第六位,2002年可能上升到第五位。这一发展变化使得国民经济对外贸依存度逐步增强,2001年进出口额占我国GDP的比重上升到44%,2002年达到50.4%。  相似文献   
2.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作为德国古典哲学阵营中的唯一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为恢复唯物主义的权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费尔巴哈并不是一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当他涉足于社会领域时,他便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正象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社会历史的时候,他决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特别是在他的宗教伦理学说中充满了唯心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3.
<正> 1《四声猿》是明代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兼戏剧家徐渭(1521—1593)的作品。它是由四部折数不同、曲调不一的杂剧,即《狂鼓史》(北一折)、《翠乡梦》(南北二折)、《雌木兰》(北二折)、《女状元》(南北五折)组成。《四声猿》不但在体制、曲调上对传统的北杂剧进行有意识的改造,为后来的南杂剧兴起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在艺术上突出了徐渭出“奇”的创作风格,体现了作者狂傲不驯、奔逸不羁、敢于嘲弄封建礼教的思想品质。和徐渭同时代的大戏剧家汤显祖曾赞誉:“《四声猿》仍词坛飞将,辄为演唱数通,要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是一种理想的追求和构建,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明确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是一个互动的、自然转化的过程;需要从发展的角度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强调辨证性逻辑思维和创造性逻辑思维;同时改革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个性自由,为学生提供能够充分发展自我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正>伊西成简介伊西成,别署闲人,一九六七年腊月出生于山东省蒙阴县。幼习颜、褚法帖,后临《芥子园》,成人后潜心博古丰羽之余兼研西洋画。一九九五年毕业于山东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辍笔从事平面设计近贰拾载。后转事古法手工恢复历代汉皮纸,重拾笔翰。小作曾被台北、香港、德国、英国及国内友人收藏。  相似文献   
6.
女性性高潮有几种形式,到目前还没有完全一致的意见,但比较认可的说法是4种,即:阴蒂高潮、阴道高潮、两者结合的高潮和精神上的高潮。  相似文献   
7.
元词试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词经历了宋代的极盛之后,到元代已经处于颇为萧条不振的状况之中了。尽管元代出现了不少词作家,作品有一定数量,有的作家也取得一定成就,但比起宋代来,既未出现很有影响的大家,也较少有传诵人口的佳作。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没有更多的开拓和突破。作家们普遍失去蓬勃的创造活力,有的更仅以承继前人余绪为己任,元词便显现出走下坡路的征象。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是50年代后西方国家工业化经济迅速增长,出现了世界性的人口膨胀、资源危机、环境恶化等严重影响社会发展的问题之后,人们经过反复思考和探索,于80年代开始探讨的人类发展的一种新思路。目前,这一概念正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因为它不但涉及人类未来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对人们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将产生十分深刻的转变和影响。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O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必须把社会全面发展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实现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并进一步明确这一重大方针对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目标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几种不同理解 “可持续发展”是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首先明确提出来的。其内含是:“人类应既满足当前的需要,又不危害子孙后代生存利益”。实际上这只是哲理性的概念,类似于中国的成语“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也可以说是一种主张,并不是一个严格的科学定义。由于这一概念涉及的领域、空间和时间十分广阔,所以对其理解也就有不同的角度和涵义。1991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NC  相似文献   
9.
为了推动楚辞研究的深入开展,我刊约请了十位从事楚辞研究的学者组织了这次笔谈,限于篇幅,我们对来稿略有删节。  相似文献   
10.
社会科学是否具有生产力属性,尽管人们有不同的看法,但有两点认识是共同的:一是部分实用性的学科,如实用经济学等可以通过某些中介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二是并非所有学科都具有生产力属性.这共同的认识并没使人们得出一致的结论,有人据此说从整体上看社会科学具有生产力属性,有人据此说从整体上看社会科学不具有生产力属性.肯定者认为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社会科学,社会科学越来越向实际靠近,应用研究.开发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其生产力属性日益明显;否定者把这种能转化的学科划定了一个范围,说部分不能代表全体,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性才是其基本属性.其实,说社会科学具有生产力属性,并不是说意识形态性强的那些学科也具有生产力属性,它只不过是从社会科学所起的作用上来看问题的.这样提出问题,是要社会科学工作者自觉地去发挥这种功能,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我们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阐述社会科学生产力属性这一问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