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兰立亮 《日本研究》2012,(2):118-122
在《静静的生活》中,大江健三郎采用从女性视角细腻、感性地讲述了女性的内心世界.同时,小说中大量文本的引用使女性叙事本身也具有了男性叙事的知性化,两种话语风格纠结在一起,形成一种叙述的张力,从而使小说具有了丰富的审美内涵.女性视角的发现和尝试使这部作品在大江健三郎小说形式实验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也标志着大江健三郎小说的女性形象塑造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2.
西方文论与日本文学选读课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日本文学选读课教学往往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把西方文论引入日本文学选读教学,让学生学会运用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从各个角度分析作品,就可以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交流对话,彼此充分听取各自对作品的不同理解,加强对作品的探讨,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体验理论思维的乐趣.  相似文献   
3.
大江健三郎对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叙事上,大江通过多视点、反讽叙事、戏仿等手法,尽可能地用自己的叙事方式抵抗着占主流地位的日本传统的叙事文学.大江在叙事上进行的"陌生化"探索,从而使其大多数作品具有很强的隐喻性、象征性.对大江来说,"陌生化"是他以一个文化批评者的身份对日本现代社会特别是天皇制进行强烈批判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大江健三郎研究在社会学、文化学批评、文艺学、美学批评、叙事学批评、比较研究等方面都取得突出成就,在研究方法方面获得较大突破。通过对中国2001—2010年大江健三郎研究的梳理,指出当前研究的得失,有助于把大江健三郎小说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5.
大江健三郎的小说《饲育》,以儿童的视角讲述了二战期间发生在一个小山村的悲剧故事。作为一种有意义的叙述形式,儿童视角的切入赋予了作品一种诗性的色彩,蕴含了大江健三郎深邃的社会学、文化学的思考,浓缩了作家对现实生存的审美观照、哲学省思和社会批判。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日本文学选读课教学往往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把西方文论引入日本文学选读教学,让学生学会运用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从各个角度分析作品,就可以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交流对话,彼此充分听取各自对作品的不同理解,加强对作品的探讨,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体验理论思维的乐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