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201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日本自实现工业化之后,便一直探索融入以知识和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后工业时代”中。如果由目前上溯至六十年代中期,则其时间历程不可谓不长;如果将九十年代日本经济与同期美国经济相比,则其表现可谓相形见拙。“制度性疲劳说”、“复合周期性萧条”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经济萧条的原因,但囿于工业经济的背景不可能从今天知识经济这一大背景下解释日本经济转型迟缓的真正原因。本文试图探讨知识经济与日本式经营及其背后文化之间的关系来说明为何知识经济在美国而非日本大行其道,进而促使美日经济在九十年代发生逆转的原因。一、知识经济的…  相似文献   
2.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日本外部经济环境趋于恶化,给“泡沫经济”崩溃后处于恢复阶段的日本经济再次蒙上了阴影。日本银行1998年7月份的报告指出,随着工矿业生产的锐减,就业率和收入大幅下降,整个经济陷于“全面萧条”中。1998年上半年,日本经济出现了战...  相似文献   
3.
与欧盟、北美自贸区相比,亚太地区在区域合作机制建设方面一直处于落后局面.本文尝试从大国竞争的角度提出一个解释区域合作制度安排形成、变迁的分析框架,并结合亚太区域的现有合作制度安排进行分析.大国不同于小国的偏好和能力使其成为区域合作制度安排的主要提供者,而大国竞争是构成区域合作制度变迁的动力.区域合作制度安排的不同功能,赋予了亚太地区多重合作制度安排并存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