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刘德伟  李连芬 《创新》2011,(1):63-67
产业结构不合理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凸显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同时也为我国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契机。通过考察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产业政策的低碳经济指向,认为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旨在保增长的基础上调结构,实现传统产业低碳化;培育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旨在变换经济增长的产业重心,实现主导产业低碳化。它们共同铸就了我国通往低碳经济之路。  相似文献   
2.
产业结构不合理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凸显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同时也为我国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契机.通过考察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产业政策的低碳经济指向,认为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旨在保增长的基础上调结构,实现传统产业低碳化;培育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旨在变换经济增长的产业重心,实现主导产业低碳化.它们共同铸就了我国通往低碳经济之路.  相似文献   
3.
李连芬  刘德伟 《创新》2010,4(5):38-41
1950~1960年代,福利国家在西欧和北欧得到了充分地发展。其中,瑞典以其福利最广泛和最优厚而闻名于世,获得了"福利国家橱窗"的称号。1970年代后期,以瑞典为代表的福利国家出现了过度福利的问题,相继进入"福利国家危机时代"。经过一系列的改革,瑞典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我国国情与瑞典不同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建立一个完全瑞典模式的社会保障体系,但是瑞典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对于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德伟 《创新》2016,(2):76-83
亚太地区的跨国经济活动主要由美国式国际生产网络、日本式国际生产网络和华商式国际生产网络主导,其中华商式国际生产网络主要靠"五缘"关系来维系。华商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牢牢控制在家族内部,企业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方面比较欠缺,在国际生产网络中处于附属地位,一方面通过合资或代工等方式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建立联系,以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构建自身的国际生产网络。  相似文献   
5.
承蒙有鹏教授馈赠300万字的鸿篇大作《中国民间文学通史》,至今尚未读完。据我所知,原作为有鹏兄一字字手写而成,且不说该书内容之丰富,单凭这份恒心和毅力,在时下学界也恐极为罕见。  相似文献   
6.
刘德伟  李连芬 《创新》2015,9(1):81-85,91,127
随着国际分工进一步细化,国际生产组织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形成同一产品由不同国家的企业共同参与完成的全球化生产体系。为了解释这一现象,相关学者提出了"价值链分割""国际生产网络"等多种概念。其中,国际生产网络的内涵更为丰富,被大量学者接受和采用。对国际生产网络的概念脉络进行系统梳理,以助及便于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界定了国际生产网络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西部地区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及其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教育投入和产出两方面入手,构建西部地区教育公共产品均等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对西部地区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行衡量,并对东、中、西部地区教育均等化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000~2006年西部地区教育公共服务存在不均等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引致西部地区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西部地区公共服务成本偏高,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为此,应不断建立健全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合理配置教育公共服务资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