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宫尊德及其报德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金才 《日本学刊》2005,(2):150-159
二宫尊德是日本江户时代后期著名的农政家和思想家。二宫尊德逝世至今已经有一个半世纪了 ,但是他的名字及其提出的“报德思想” ,却一直活跃在日本的“历史舞台”。在德川封建社会 ,二宫尊德被誉为村藩财政改革和农村复兴的成功指导者和实践家 ;在日本近代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时代 ,他被树为“勤勉、节俭、孝行、忠义”的国民道德典范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他虽因战前被恶用受到部分民主主义者的批判 ,但其本人仍被盟军总司令部 (GHQ)评价为“民主主义的先驱” ;即便是在泡沫经济崩溃后长达十多年经济萧条和人口开始负增长的当今日本 ,…  相似文献   
2.
“指导中心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刘明芳,冯懿芬,刘金才本文所指的"指导中心学生"既不同于一般普通学校学生又不同于具有轻微违法犯罪的工读学生,而是处于这两者之间的学生。若放任不管这些学生,可能要进工读学校,若抓紧教育他们可能向归普通学校。一、调查...  相似文献   
3.
日本与中国神话的比较——以太阳信仰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通过对日中民族有关太阳的神话进行考察和比较,分析日本与中国西南民族特别是与彝族的有关太阳信仰的异同,探讨中日神话乃至古代文化可能存在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日伦理价值取向比较──以传统文化中的“忠孝观”为中心刘金才北京大学一般认为,日本是世界上受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的伦理观和价值观影响最深的国度。或许是这种缘故,有些西方人把日本称作“儒教之国”,甚至有“几乎一亿日本人都是孔孟之徒”①的说法。我国在最近十...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涩泽荣一的"论语加算盘说"置于日本近代思想史背景和文化语境下进行重新解读和分析,从价值观和伦理观的角度,阐明了这一经济伦理的思想主旨不在于弘扬"仁义道德",而在于伸张 "殖产兴利"的资本主义价值取向,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儒教伦理在日本近代资本主义伦理建构中的真实功用.  相似文献   
6.
刘金才 《日本学刊》2001,(4):96-111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发生的倒幕维新运动 ,一般被认为是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转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变革”。然而 ,关于士农工商各阶层在这场变革运动中的作用问题 ,却存在诸多不同的观点。例如 ,有强调“农民的反封建斗争是推动明治维新的主要动力”者 1 ,有强调“草莽”——下级武士是“倒幕斗争中一支积极的、主体的力量”者 2 ,有强调武士阶级通过自我变革调整完成“政权交替”者3等等 ,而较少重视幕末士农工商诸阶级中惟一可代表日本资产阶级前身的町人阶级的作用 4。本文将对幕末町人的政治态度和反幕斗争及其在“尊王攘夷”…  相似文献   
7.
刘金才 《日本学刊》2013,(1):55-67,158
冷战结束以来中日间一直摩擦、冲突不断,探讨其深层的"文化冲突"问题、寻求相互间的"文化认同",成为中日学界重要的课题。这不仅需要在全球化发展与文化冲突相伴而寻求"多元文化共生"的时代语境下对中日"文化冲突"的现象进行考察,而且需要对其主因——中日间的文化差异和对彼此关系认知的差异进行分析,并探讨寻求中日"文化认同"所需的要素、思想理念和理性态度,以为中日间客观、理性地识解和认知彼此的文化传统,缓解冲突和建构文化认同提供某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窃地或乘他人不察觉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盗窃罪在刑事犯罪中占有很大比例,而青少年在犯盗窃罪错中占相当的比例。一、青少年盗窃犯罪在当前比较突出。据1979年统计,全国青少年犯罪中,盗窃罪占绝大多数,其中盗窃、抢窃、诈骗比例为:盗窃罪占79.92%,抢窃罪占5.5%,诈骗占50.88%,三项合计占整个青少年犯罪的  相似文献   
9.
以日本近世末期农民思想家二宫尊德的“报德教”与儒释道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就报德教的“以德报德论”、“至诚、勤劳、分度、推让论”、“天道人道论”和“一圆融合论”在建构过程中对儒释道思想吸纳、活用和扬弃的内涵进行深入精到的考察和分析,不仅可以为阐明日本思想文化与儒释道的渊源关系提供一个典型实例,而且可以揭示出吸纳、融会和活用儒释道思想精华对于文明社会的发展,以及“以人为本”的世界新人文精神建构的重要价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从跨文化研究角度,考察了中日在“中日关系史认识”、“伦理价值观”和“面子体系”方面存在的文化差异,并结合“历史认识”问题,阐析了这些文化差异对于中日跨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所具有的隔膜作用,以求为解明近年来中日摩擦冲突频发的部分文化原因,寻求增进中日相互理解和文化认同的途径提供某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