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和《日本研究》编辑部主办的战后日本四十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于8月15日自18日在沈阳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福建等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研究日本问题的专家学者八十余人,来自香港的学者一人,还有来自日本的学者五人。会议期间收到论文五十余篇。会议的主要内容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从政治、经济、历史、教育、文学、哲学思想等方面探讨和研究战后日本四十年来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的社  相似文献   
2.
20 0 1年 1 1月 1 5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与日本学刊杂志社在京联合召开了“日本形势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日本研究所副所长、本刊主编高增杰 ,同所研究人员王屏、金熙德、张季风、王伟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东北亚研究室副主任马俊威 ,外交学院国际经济系主任江瑞平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孙承 ,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研究员江新凤等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做了精彩发言。现将发言内容摘要刊登如下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孙承 《日本学刊》2012,(5):95-108,159
进入新世纪,日本对外经济战略几经波折,东亚共同体构想被搁置,参加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也因为国内存在不同意见而进展缓慢,目前又启动了日中韩自贸协定谈判。这反映出日本在亚太地区政治、经济格局调整过程中进行战略选择面临的困境,也反映了其试图在这场大国博弈中谋求本国利益最大化的立场。东亚政治、经济现实,使日本搁置了东亚共同体构想,但其加强东亚经济合作的思想并未改变。日本对美国"重返亚洲"主导推动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表现出积极参与的意向。出于政治、经济两方面的综合考虑,推进对两个自由贸易协定的参与,将是日本今后对外经济战略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日本在亚太地区的国际作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孙承世纪之交,亚大国际关系在重新调整,日本的内政、外交也在发生剧烈变革,今后日本在亚太地区将发挥何种作用颇为人们关注。本文仅就促进和阻碍日本发挥国际作用的因素和日本发挥作用的方式作一探讨。一、促进日本发挥国...  相似文献   
5.
他曾经无路可走。如今,他前程辉煌。写小说他出类拔萃——《北方文学》、《小小说》、《溪水》都印过他的名字;做生意他日益兴隆——不到4年,他添置了名片机、复印机、四通打字机……戴润涛走过曲折崎岖的小路,脚下才一片坦途。  相似文献   
6.
1988年5月上日至6日,日本早稻田大学日本史专业研究生学术交流团一行十五人访问南开大学,并与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日本史专业研究生举行学术交流会。会上,中日双方提出学术报告五篇,与会者针对报告内容就三个问题进行了认真热烈的讨论。一、中日两国日本史研究的现状与动向。日方在报告中介绍了战后日本近现代史研究的特点,指出战后日本史学界摆脱了战前皇国史观的束缚,批判了反动的帝国主义历史观,特别是在六十年代后批判了以美国学者为代表提出的“近代化论”思想,使日本历  相似文献   
7.
日本《日本史研究》杂志1986年第5期刊登龙谷大学教授木坂顺一郎的文章《日本战后改革研究动向》。文章首先介绍日本通史著作中对战后改革的评价,认为初期著作共同的特点是,把民主化过程作为国内外民士势力和美日反动势力斗争的历史加以描述,而缺乏实证研究,过低评价战后改革的偏向强烈。六十年代出版的通史,克服了过低评价战后改革的错误,部分地承认改革同战前的“连续”性,但基本上都强调“断绝”性,试图接近战后改革的本质。在方法论上表现为大内力的“连续”说和大石嘉一  相似文献   
8.
鸠山内阁外交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鸠山内阁在外交政策上强调民族主义,外交自主性有所提高,同时谋求适应东亚地区力量格局变化,构筑新日美同盟关系。而以建立东亚共同体为核心的日本亚洲外交将成为新的对外战略重点,并争取在构筑东亚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孙承 《日本学刊》2008,(2):16-28
小泉内阁时期的中日关系因参拜靖国神社问题陷入低谷,安倍内阁时期和福田内阁成立后,中日关系逐步回暖.本文论述了安倍内阁以来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着重分析了安倍内阁后期日本在首相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态度变化的原因和福田内阁成立后日本对外政策中有利于中日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并对今后可能影响中日关系的历史、台湾、中美日关系等问题试做探讨,以期从中找出一些有助于中曰关系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发展与中日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中国的发展与中日经济关系、中日政治关系、中日在地区合作中的关系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的发展对中日关系发展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发展对东亚国际关系调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了中日关系不断前进.中日关系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性的调整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