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社会学通过消除形而上学的超越性与内在性的悖论而使哲学方法论在 2 0世纪下半叶向社会学倾斜。由于史学与社会学结盟 ,社会学范式开始进入向来以历史思维著称的哲学 ;社会学的方法 ,如凸显、实践、反思反思者 ,正在成为当代哲学的主导话语 ,推动了哲学的社会学转向。  相似文献   
2.
哲学从宇宙中创造出世界.迄今为止,按变化和恒常性关系组合原判断,出现并存在的世界共有四个:世界一:变化之外的恒常性和积木的世界,"谎言产业"甚为重要,产品是连接变化和恒常性的中介者;世界二:变化之中的恒常性和钟表的世界,其主导产业是泛工业化,产品是拥有各种技能的人;世界三:恒常性中的变化和纸币的世界,其主导产业是以知识为核心的信息生产,产品是与现实世界并行的其他世界;世界四:在变化之中创造变化与广告的世界,其主导产业制造超人,产品是神话.  相似文献   
3.
“关系”当哲学的主角:形而上学不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起自尼采,经由存在主义、结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对于传统形而上学的彻底批判,这个创作哲学和思考哲学的研究范式,就像上帝死亡那样,似乎也处在弥留之际。这种看法有点肤浅。这些叛逆的哲学流派,在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的过程中,也构造了属于自己的形而上学的概念和方法,形成了自己的研究范式。20世纪,“关系”从哲学的方法论范畴,一跃而成为元哲学范畴,成为引领新型形而上学的关节点。因此,形而上学没死。形而上学不会死,因为没有形而上学就没有哲学。关系研究的关键则是必须由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原则以非在场性凸显出来。任何以在场性规定的关系准则都是话语的暴政。关系由凸显的方式实现.以罗素悖论和哥德尔定理为代表的逻辑与哲学中的最大难题就将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4.
全球经济及其理论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欧共体、美洲自由贸易区等国际协定和跨国公司体现的世界经济一体化是由私有化进程和打破区域垄断的自由主义经济目标推动的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这一过程之中经济和经济学成了世界的结构信息。经济学的两个预设———自私自利的经济人和人的世界———非人世界的二元论是全球经济的深层理论基石。经济人的实践活动造成贫富不均 ,二元论把人溺爱成肆无忌惮地破坏环境的动物。人类应该冷静思索这一新的世界形势 ,提出合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定义与界说 1.我将思维定义为发生在智能生物的大脑中,由脑固有的内部语言传递的拓扑结构、逻辑结构与逻辑体系的合成与变换,并可以和人类创造的形式化符号在后者表达非自我相关的问题时同构。 用“智能生物”有三层含义。一是为了给天外文明留下余地;二是承认克勒、珍妮·古多尔、加德纳等人研究的黑猩猩具有智能;三是将思维限定为生物的一种能力,人工智能不在其列。 大脑使用内部语言进行信息传递,“意识处于内部语言与外部语言的界面上”①。因此,思维必然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由它自己发明的符号体系(自然语言、数学、逻辑符号,等等)等效…  相似文献   
6.
最近,一个几乎被冷遇了半个世纪之久的思潮在世界人文科学的论坛上又悄然兴起,这就是历史哲学。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然而,它至今未能走出一些重大误区。上个世纪初,黑格尔在以理性反对康德的知性时,用普遍的历史理性建构起历史哲学体系,并形成一种颇有影响的、完全排斥人之主体性的严格历史决定论传统。而目前兴起的历史哲学思潮则主要以社会学和现代化理论为表现形态,其中一种很有影响的倾向,便是历史单线进化的观点。严格历史决定论和单线进化论均无法正确地揭示历史演进的真实方式,因此是历史哲学必须走出的两大误区。…  相似文献   
7.
科学态度是科学素质的核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科学素质是全世界的共识.科学素质包括四个因素: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四者中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容易混淆.科学精神是本体论承诺.科学态度是认识论承诺,即科学知识可靠性的物质保证.科学素质是一个大系统,其中科学态度是这个系统的序参量.因此,这个系统符合协同学的自组织原则.同时,这个系统的输出又必然是科学态度,科学态度又反过来进一步整合大系统.于是,这又是一个超循环论模型.提高科学素质的关键是端正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8.
中国历史上曾是一个被宗法式教权统治的国家。儒教是宗法式宗教的哲学 ,道教是宗法式教权的主体进行个体化追求的目标 ,佛教是宗法式政教合一的统治模式下芸芸众生的沉默的日常生活世界。儒、释、道仅仅是宗法式宗教的包装。宗法式宗教的神奇性、神秘性、神圣性的观念核心──“天”类似于原始宗教的精神组织剂“曼纳” (Mennan) ,所不同的只是曼纳是个概念 ,“天”则永远以事件的形式出现。于是 ,中国历史陷入了永恒的不能自拔的振荡过程。中国传统社会在政治上、文化上、语言上的早熟掩盖了中国原始宗教的本性。这是中国停滞落后的最直接、最根本、最切中要害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论自我     
1哲学研究存在。无论是相对于物质世界还是相对于生物界,人类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作为区别物质世界的人类,她则是能够领悟自己存在的存在和以不断深化的现象来规定其他存在的存在;作为区别生物界的人类,她则是能够设计自己存在的存在和发展自己存在的存在。因此,领悟自己的存在、发展自己的存在、设计自己的存在和规定其他存在则是人类的本质特征。领悟自己的存在绝不是指整个人类的存在。因为从来都没有过也永远不会产生集中一切人的意识的类型的意识,这无非是把人类想象为一个具有意识功能的有机体,这是上帝的职能,而不是凡夫俗…  相似文献   
10.
观念论     
一、“观念”的发展与演化 1.词源释义“观念”①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和/或②,其原始意义为“看”或“看见”,英语中的“观念”idea是希腊语的音译,“观念”在古希腊语中一直保留着“可见的方面”这一含义。柏拉图在Protagaras315E中描写一个人“着上去很漂亮”使用的正是这个词。“可见的形状”时而见到,柏拉图在Phaedo108D中就曾用 idea of theeartj来指“地球的形状”。由此派生出新义“类型”或“种类”。至此,“观念”的语义量变已经为其语义质变做好了一切准备,只等待着有人把它带入一个新的境界。 2.哲学意义的由来“观念”成为一个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