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何心隐考     
何心隐,原名梁汝元,字桂乾,号夫山,江西吉安永丰瑶田梁坊人。生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卒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何心隐是王学后期非正统派的代表之一,他的叛逆思想,叛逆人格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本文拟对何心隐的生平事迹做些考订。  相似文献   
2.
蒙古 (元 )水军是中国历史上发展最快、规模最大、发挥作用最强的水军之一 ,在中国水军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形成发展可分为初创、鼎盛和衰落三个时期。初创期大致起自成吉思汗晚期 ,至蒙哥汗时为止 ,这期间南方的金、南宋为主要敌人 ,尤其是在对南宋的作战中 ,逐渐成为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鼎盛期大致在忽必烈时期 ,此间 ,这支水军承担了江、河、湖、近海的防卫任务 ,参与了大规模的海外作战及大规模的海上粮食运输。忽必烈统治结束后 ,元水军逐步进入衰落期  相似文献   
3.
试论中国古代民族的产生与区域安京一、关于研究方法民族起源问题一直是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民族学(最广义的民族学,包括了文化人类学和体质人类学的主要内容)所关心的问题、由于现代科学的发展,引起了对这一问题研究的许多重要变革,取得了不少极有价值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陆九渊是南宋我国著名思想家。许多思想大家,如王守仁,黄宗羲、魏源、康有为、谭嗣同等都在各自的立场上或多或少地继承发展了他的思想。陆九渊的思想在宋、明、清思想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文试图分析陆九渊宇宙观中的几个范  相似文献   
5.
一宋代心学代表人物以陆九洲最为著称。然而,宋代心学的肇始者则应归之于程颐。程颐,字正叔,人称伊川先生。年十八上书皇帝言事,受到了当朝大学士胡瑷的赏识,后与其兄从师周敦颐。但据《宋元学案》著者之一的全祖望意见:“伊洛所得,实不由于濂溪”。而且 “二程子终身不甚推濂溪”。全祖望的这个论断与今人所述多有不合。同时,二程虽是手足兄弟,其学识见地却有不少差距,以致后人对二人评价亦有不同,多褒程颢而贬程颐。全祖望称:“大程子之学,先儒谓其近于颜子,盖天生之完器,然哉然能。故世有疑小程子之言若伤我者,而独无加于大程子。”此处我者,我之学也,即正统孔氏儒学。程颐何以“若伤我学”呢?《宋元学案》中全祖望引蕺山先生(刘宗周)的话评曰:“小程子大而未化,然发明有过于其兄者。”这无疑是说,程颐之学说虽博大,但却附加了许多自己的见解,逾于旧轨,把传统儒学发挥了一番,就这点来说,其兄是不可及的。程颐于何处“发明”了传统儒学?我认为,程颐之发明处,就在于他阐述了心学理论。程颐是中国思想史上比较系统地对心的观念,包括心的概念、性质、作用,心与理、心与物、心与性之间关系进行阐发的学者。关于这一点张岱年先生所著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线索。程颐之心学理论对朱熹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继续对历史文化的批判继承一直是现代中国思想界争论的热点。从上世纪末维新派与保守派的争论到二、三十年代关于中国社会形态的论战,从五、六十年代对武训传的批判,对抽象继承论的批判,到十年浩劫评法批儒以至于今天的全盘西化,新儒学,“文化寻根”等无一不是贯穿着这样一个命题。 在相当长时间里,无论是激进的维新派、民主主义者、共产主义者为了推进中国社会发展,都从各自的立场,以各自的思想观念对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封建主义进行了批判。在人们的思想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变革。然而革命目标远未达到。肃请封建主义仍然是十分复杂,艰巨的任务。在一段时间里甚至出现了在用最激烈方式否定封建主义的同时,封建主义却大大膨胀的奇怪现象。在一些时候,我们对封建主  相似文献   
7.
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是什么?这是目前理论界探讨的问题之一。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意见认为物质生活条件是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出发点,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点的最简单、最基本的范畴是“现实的人”。从表面上看这两种观点是互相排斥的,似乎是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两个不同的出发点。但是,只要我们仔细阅读一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尤其是《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就会发现,这两个观点并不是不相容的,这两种观点不过是马克思恩格斯对同一问题论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