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戴均 《天府新论》2010,(1):156-159
大学生人生观的变迁是社会变迁的“风向标”。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人生观先后经历了反思与觉醒期、激情与彷徨期、理性与世俗化期、理智与务实期。其演变具有很强的社会依从性、双重性,多元冲突与认同是其演变的路径依赖,多元化、主体化和世俗化是其演变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2.
戴均 《唐都学刊》2009,25(2):111-113
特殊利益集团是中国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产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绊脚石。规范特殊利益集团已成为朝野共识。通过梳理国外治理特殊利益集团的典型成功经验,指出我国应该采取“重塑政府的公共性、自主性,促进利益集团博弈的多元化、均衡化,增强产权的明晰化和市场竞争的公平性”的三位一体战略,从而制衡权力、驾驭资本,实现利益均衡与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3.
协商民主:村民自治可持续发展的政治诉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深化和细化村民自治制度,解决村民自治的"民主困境",实现我国基层民主从"理念"层面向"现实"层面的回归和落实,这是村民自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文章试从社会民主--协商民主的视角来分析解决基层民主困境,通过在村民自治中引入协商机制来实现农村社区民主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和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