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推动楚辞研究的深入开展,我刊约请了十位从事楚辞研究的学者组织了这次笔谈,限于篇幅,我们对来稿略有删节。  相似文献   
2.
善恶美丑对立统一《离骚》的显著特点,是政治抒情诗。它以浪漫主义方式,自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政”理想的热烈追求,为之奋斗过程和失败的结局。诗人的理想是做为楚国现实政治对立物提出来的。它是产生于现实,又是理想化了的。说它理想化,是指它带有浓厚的超现实的理想色彩;说它产生于现实,是指它主要是战国中期社会大变革中楚国新旧两种对抗社会力量激烈斗争的产物。也是那个时代社会矛盾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作者研究屈原与司马迁文学传承关系的系列论文之二。文章认为,在中国文学史上,司马迁第一个继承和发扬了屈子的真精神。屈原是中国第一个个性化诗人,是中国抒情诗人之祖,司马迁则是中国第一个独特风格的史传文学家,是叙事文学这宗。他们二人的理想、情感相通,悲剧命运相近,浪漫气质相似。屈骚、《史记》,体制有别,精神骨子却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4.
读过毛庆同志的《屈骚艺术新研》(以下简称《新研》),掩卷回味,强烈感受到书中表现出一种开拓创新精神,扎实严谨作风,融会贯通功力。这是一部有成就的学术著作,令人可喜可贺! 开拓精神,创新意识,是本书特点之一。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学术研究的目的,就在于不断发现和深入说明客观事物的事理。作者十分明确地将“突破”作为努力追求的目标,自觉地“在思维方式、研究方法、论文结构以及成果表达形式”上都作了“探索和改革”(见《后记》,下引作者文字均不注)楚辞产生两千二百多年,对于它的研究已有两千一百余年。在漫长的岁月里,关于屈骚的文字、训诂、声韵的诠释考辨,对于作者身世、思想、作品的创作时地和内容的考证阐发,古今学者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相比之下,屈骚艺术研究则是一个薄弱环节,“探讨相当缺乏”。作者胸中装着楚辞学全局,敢于犯难,以披荆斩棘精神,来开发楚辞学领域这块比较荒漠的园地。名曰“屈骚艺术新研”,顾名思义,其着眼点是屈骚“艺术”,目的是在这方面作出“新”的探讨和发掘。由于作者始终围绕这一目标攻坚,因而便能另辟蹊径。古今楚辞研究专著数百种,而专门进行艺术探讨的则屈指可数,《新研》选题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全书共分六章,即“屈骚艺术背景研究”、“屈骚艺术心理研究”、“屈骚创作倾向研究”、“屈骚象征体系研究”、“屈骚结构语言研究”、“屈骚艺术影响研究”。如果我们再深入阅读内容,则会深切感受到,不唯选题角度新,同时,  相似文献   
5.
朱熹最早彻底地以文学眼光看待楚辞,他自觉抛弃了楚辞研究中的经学标准,抓住了楚辞抒发情感、表现忧患意识的总体特征。朱嘉又最早比较彻底地从整体上把握楚辞的意象,深刻正确地揭示了作品的意蕴。朱熹在楚辞研究中的巨大贡献,与他比较科学的研究方法有关。  相似文献   
6.
刘勰是继刘安、司马迁、刘向、班固、王逸之后又一重要楚辞学者。他在《文心雕龙》中,比较全面地总结了楚辞研究成果,经过开拓发展,形成了系统观点,构成独具特色的楚辞学说,把楚辞研究推向了新阶段,代表了魏晋南北朝楚辞研究的最高成就,在楚辞学史上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论述屈原与司马迁文化传承关系的系列论文之三。文章认为,他们的性格有相似,都具有悲剧性。相同的悲剧遭遇,使他们在中国文化史上创造了相承相连的异代高峰  相似文献   
8.
论屈原晚期创作特色——屈骚的情思·艺术方式·风格发展轨迹之三戴志钧再放江南,屈原创作进入了晚期。这一时期,诗人生活处境、心理状态同早、中两期各不相同,反映在作品的情思、表现方式、艺术风格上,既同前两期有所联系,又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形成了有别于早期和...  相似文献   
9.
金开诚先生的《〈离骚〉的整体结构和求女、问卜、降神解》一文,发表在《文学遗产》一九八五年第四期(下引金文皆出此篇)。文章“联系《离骚》的创作旨意、全篇的主要内容和整体结构”,阐述了他对“求女、问卜、降神”这些古今众说纷纭问题的看法。读过之后很受启发,觉得可备一说。不过,我对文中所提出的重要问题都有一些不同的认识,现在把它写出来,以求教于金先生和楚辞研究者。  相似文献   
10.
屈原(公元前340—278年)生活在战国中期。这时,正是新兴的封建制度取代腐朽的奴隶制度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屈原以一个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文学家的战斗姿态参加了反对奴隶主阶级的斗争。他的政治理想的基本倾向,表现了“尊法反儒”的革新精神。一屈原始终不渝地坚持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革新理想,并为此奋斗一生。在《九章·橘颂》里,他以炽烈的热情抒发了自己青年时期的远大政治抱负。他登上政治舞台,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