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和谐社会与弱势群体权利保障--以农民工权利保护为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和谐社会不是没有分层的社会,但一定是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存尊严可以得到维护的公平社会。关注弱势群体,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农民工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阶层。从占有社会资源的多少来衡量,农民工这一社会阶层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利是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一项迫在眉睫的社会任务。  相似文献   
2.
以出租、联营、合作、买卖等形式出现的集体土地使用权非法交易,具有数量多、涉及面广、主体多元化、政策时效性强等特点,应在司法审判方面、行政执法方面和立法完善方面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一、地方保护主义在诉讼中的表现地方保护主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在立案管辖方面。外地当事人起诉本地当事人的案件,本地人民法院就推,甚至违法移送。本地当事人起诉外地的,就抢着受理,这在票据纠纷、合同纠纷、保险纠纷、铁路公路水上航空及联运纠纷、侵权纠纷中表现十分突出。某些法院为争管辖权,甚至在立案时间上作文章,把本法院的立案时间写成比其他法院的立案时间早几天,从而根据民事诉讼法第35条的规定取得该案的审判权;有的法院对不属于自己依法管辖的案件擅自收案,拒不移送给有管辖权的外地法院;对外地当事人依法起诉本地当事人的,考虑到本地当事人可能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改革的大潮中,沉寂了几十年的典当业再度出现。时至今日,全国已有数百家当铺登记开业,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的典当业尤为引人注目。典当业的恢复和发展,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特别是法律问题,促使人们不得不予以正视、思考和解决。 一 典当业是中国的一项古老的行业,在南北朝时已经盛行。典当行业俗称“当铺”,又有“质库”、“质当”、“典铺”、“解铺”之称。在中国古代,“质”、“典”、“押”往往通用,而所谓的典当则是“质”中的“物质”,即债务人用物出质  相似文献   
5.
破产程序的理论与实务丁海湖,房文翠破产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不仅存在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制度下,而且运行于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在我国实行破产制,有利于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发育,培育...  相似文献   
6.
试论法律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法律解释房文翠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重视法律解释的理论研究及实践工作。法律解释处于法律制定和法律适用的中介地位,它在法律机制运行过程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始终面临着法律的稳定性和现实性的矛盾问题。一方面,...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法律家培养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家是实现法治理想的中坚力量,是构建法治秩序的核心要素。目前,我国在法律家的培养方面面临如下困境:法律技能训练的缺乏与法律家高技能内在品质之间的矛盾,职业伦理教育的缺乏与法律家法律伦理内在品质之间的矛盾,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缺乏与对法律家共同体需求的矛盾。走出上述困境,应当寻找法学教育与司法实践的衔接点,即法学教育的主要层次与法律家的资格条件相衔接、法律理论知识教育与统一司法考试和一体化司法技能训练相衔接、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衔接。  相似文献   
8.
争端解决机制与法学教育是共生互动、紧密相联的社会现象。不同的争端解决机制不仅影响着法学教育的兴衰,也全方位影响着法学教育的观念、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的出现,预示着争端解决机制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这种趋势既向我国法学教育提出了挑战,也为法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9.
试论诉讼意识房文翠,王青方,丁海湖诉讼意识是人们关于诉讼及诉讼现象的认识、知识、观念、价值取向等心理要素的总称。它包括人们对诉讼及诉讼现象的本质及作用的理论观点,对现行诉讼制度的理解和态度等。诉讼意识是法律意识的具体内容,诉讼意识水平的高低宜接反映或...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制度的两大特征是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法治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然要求把法治作为一项战略目标确立下来.要实现法治理想,重要的问题是明确法治理想的目标及其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笔者试仅对这两方面作一些理论探讨.一、法治的目标(一)法律正义什么是法治?亚里土多德所下的定义是:“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胭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①亚里士多德在此指明了法治社会最根本的目标;良法的至上性。首先,法治社会的法律应是良法。唯有良法才能构建法治社会,恶法也可以控制社会,但绝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