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篇
  201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洪秀全究竟是先有反清思想再创立拜上帝教,还是先创立拜上帝教再有反清思想?这是研讨洪秀全早期思想演变和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史学界长期讨论未能获得解决的一个问题。罗尔纲同志认为,“洪秀全的创立拜上帝教是在他决心走上革命道路之后”。有的同志认为,洪秀全走上革命道路是在创立拜上帝教之后。可见,这仍然是一个有待重新探讨的课题。我们再次阅读了关于洪秀全早期活动的史料,重新考察了这一问题,并从各家研究成果中汲取了颇多教益。现在不揣冒昧,也想谈谈自己的若干见解,求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2.
150年前,思想界一颗巨星陨落了,他就是被人们誉为“中国的但丁”的龚自珍。龚氏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对社会变革的设想,对后来知识分子的政治思想、变革实践都提供了借鉴与模式,因此,全面考察龚自珍思想源流、结构及脉络,对于探究近代政治思想的发端与演变、政治变革模式、以及知识分子从传统走向近代的道路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一、他站在传统与近代的交汇点上龚自珍生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卒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正处封建王朝的后期。“一切都烂透了,动摇了,眼看就要坍塌了,简直没有一线好转的希望。”社会处处呈现出衰世景象,各阶层中叛逆的异端思想再度潜在复兴,农民、手工业工人、城市中下层市民的联合力量已成为社会变迁发展的催化力量;更为重要的是西方经济势力伴随着鸦片  相似文献   
3.
国民党出于民族革命的政治需要,自成立起对太平天国一直采取隐恶扬善、完全肯定的态度。随着中共领导的武装斗争兴起和日本侵华战争的爆发,国民党又从保卫孔孟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角度来否定太平天国,以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对太平天国评价的学术之争转变为国共两党的政治争论。通过研究国民党对太平天国评价转变原因及其过程,重新正确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把真实历史内容还给历史,是探讨这一问题给予我们最重要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4.
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后不久,在江口墟发生了张钊(大头羊)、田芳(大鲤鱼)、侯志(卷嘴狗)、关巨(大只巨)等七个艇军头目率部叛降清军的严重事件。他们叛降后成了清王朝的鹰犬,从江口墟直到桂林,历时一年又四个月,在各战场与太平军为敌,造成了颇为恶劣的军事后果。这伙叛徒乘坐炮船,长于水面运动、作战,弥补了清军水师严重薄弱的缺  相似文献   
5.
董蔡时教授、王国平副教授合著的《胡林翼评传》最近问世(团结出版社出版)。这是史坛上第一部研究胡林翼的学术专著。胡林翼(1812—1861)是中国近代有影响的历史人物,道光年间进士,后由林则徐专折奏办,捐升知府,发贵州补用。1854年奉调离黔镇压太平天国,旋即加入湘军。1855年至1861年任湖北巡抚。胡林翼与曾国藩通力合作,指挥和组织了湘楚军攻复武昌、九江、安庆的重大战役,为清政府最后镇压太平天国和所谓同治中兴奠定了基础,被捧为“中兴名臣”,与曾国藩齐名,并称“曾胡”。《评传》共23万字,以胡林翼一生重要活动为主要线索,广泛深入地探讨了太平天国时期和中国近代的许多重大的政治、军事、经济问题,尤其在太平天国史和湘军军事史研究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学术见解。  相似文献   
6.
由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编,罗尔纲教授主编的《太平天国文书》,1991年10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这是我国太平天国文献研究工作的一大成就,完成了太平天国史学界几代人的宿愿。 《太平天国文书》为大型影印图册,12开本,配以中文繁体和英文说明,印刷精美,装帧考究,是一部难得的好书。全书分诏旨、布告、下行公文、禀报、外事文书和其它六大类,收集了迄今国内外发现的太平天国文书精品114件,其中有不少珍贵文献,为国内外首次公布,对了解利研究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及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宗教、文化等,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一度成为热点的太平天国史研究,受到社会的冷落,陷入了窘境,出现了危机,有的同志认为,“太平天国史没有什么好研究了”。这就涉及到如何开拓与深化太平天国史研究的问题,笔者拟以略述窥管之见,以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8.
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发展的最高峰,具有典型的意义。史学界对太平天国运动进行了政治、军事等多方面的深入探讨,而对于关系到这次运动盛衰兴亡的经济、物质方面,却缺乏足够的研究。本文试图就太平天国“耕田、铸钱、取粮三大政”(太平天国浙江桐乡县试文题,见沈梓:《避寇日记》,《简辑》,第4册,第148页)之一的粮食问题,作一初步探讨。1 中国是个传统的以农立国的大国,维系这个庞大古老国家的生存与繁衍的基础是粮食。农民是粮食的生产者,却不是占有者。他们长期处在封建国家与地主阶级残酷压迫剥削的地位上,平时要维持生计也是困难的。丰年粮足,农民可以勉强生活。但遇到荒年,许多农民都会贫困破产,被迫走  相似文献   
9.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政治思想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先后在其创办的《清议报》、《新民丛报》上鼓吹破坏主义排满,号召人们用武力推翻清廷统治。1903年以后,梁启超一改激烈的主张.转而提出开明专制的温和主张。对其思想的这一转变,史学界分歧较大。作者认为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的思想演变有着思想和理论上的一致性,其转变有着深刻的根源,一方面愤西太后扼杀变法而鼓吹破坏主义,一方面反省了中国长期积弱不振的主要原因,提出开民智,主张实行开明专制。同时,梁启超思想的转变还受到西方,特别是日本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梁启超由激进向温和的转变,实际上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社会急剧变化的反映。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太平天国起义140周年,值此之际,对建国以来40年太平天国史研究进行回顾,总结经验教训,思考未来,是很有意义的.一、四十年来太平天国史研究的回顾太平天国史的研究在解放以前早已开始了.最先重视太史研究的是孙中山先生,八十多年前,他在为刘成禹撰写的《太平天国战史》所写的序言中,一反封建统治者长期诬蔑太平天国的不实之词,充分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正义性.以后他在不少著作中,又不断总结太平天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在孙中山先生的号召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罗尔纲.简又文、萧一山、谢兴尧、程演生、王重民、向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