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民俗群众文化是历史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本文试图利用民俗材料印证文献资料说明周人的兴趣。 《国语·周语》载:“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史记·周本纪》亦云:“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 史籍对秦直道的文字记载不多,《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载有两条:“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三十七年,始皇出游。……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行,遂从井陉,抵九原……行从直道至咸阳,发丧”。《史记·六国年表》:“三十五年为直道,道九原,通甘泉”。《史记·蒙恬列传》记有两条:“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  相似文献   
3.
老区革命传统是关于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对全国人民进行传统教育的主要内容。可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各种干扰,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存在着不少的片面性,认为革命传统仅仅就是艰苦奋斗,而艰苦奋斗又被扭曲为越穷越是社会主义,特别在传统教育中表现更为突出,或者认为革命传统已经过时。因此,弄清楚老区革命传统的内容,实质和历史地位,深化对老区革命传统的认识,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替鲧翻案     
李仲立 《社科纵横》2002,17(1):54-55
鲧之被“殛”并非治水无绩 ,而是参与争夺联盟领导权的斗争 ,反对舜为盟主失利所致。鲧治水的方法是正确的 ,治水的功绩应当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5.
李仲立 《社科纵横》2005,20(3):108-109
中国的礼乐由来以久,然其兴盛则始于西周时期。周人礼乐文化的兴盛得力于周公却集中表现在“德”。本文通过对周礼的实质,礼达而分定的探讨,详细阐述该观点。  相似文献   
6.
先周历史是指武王灭商以前周人兴起的历史。亦即周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史学界、考古学界的前辈们,对先周历史的研究,做过大量工作,提出了许多难能可贵的见解。先周文化渊源问题是个复杂问题,在史学界、考古学界也有分歧的意见,有的主张“陕西龙山文化”是周文化的前身,而北大所编《商周考古》则表示了异议。最近徐锡台同志又提出”没有发现齐家文化被周文化叠压的现象”,但认为早周文化可能是在客省庄第二期文化的基础上接受了齐家文化的一些因素发展起来的。有的认为周人兴起在陕西武功;有的则又认为周人兴于山西。笔者试图就所见到的一些考古地下材料同文献记载结合起来,互为印证,做一些初步的探讨,以就教于前辈。  相似文献   
7.
教育改革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兼论经济规律与教育规律在教育改革中的关系及其作用李仲立,张兴福,高岩党的十四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社会前景和现实的可能条件。因此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相似文献   
8.
公刘迁豳辨析——先周历史初探之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记·周本纪》载:“古公直父复修后稷、公刘之业”,文王亦“遵后稷,公刘之业”,并认为“周道之兴”始于公刘。公刘在先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是极为重要的。可是,在一些历史著作和文章中,对公刘业绩的叙述则是比较粗疏,特别是对公刘迁豳、居豳的论述还有不少含混和错误之处。为此,笔者试图作初步辨析,以正确阐明先周历史。  相似文献   
9.
《史记》·《索引》苏林云:“正南北相直道也。”《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秦故道在庆州华池县西四十五里子午山上。自九原至云阳,千八百里。”子午岭南北走向,位于陕西与陇东之间,为泾洛两河的分水岭。它北起陕西省定边吴旗和志丹县,南至铜川、耀县、淳化、旬邑等县市,东有甘泉、富县、黄陵、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