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社会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合理化又称企业合理化,它是日本政府在战后经济复兴时期继倾斜生产方式后推出的又一项重大产业政策,贯彻实施于横跨经济复兴和高速增长两大阶段的50年代。对这一政策做一实证性考察,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揭示战后日本经济复兴和高速增长的原因,而且由于这一政策是在低积累、低发展的历史条件下制定和实施的,因而对当前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选择经济现代化的道路,也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日本社会保障体系的特点及现存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障是在公民个入由于年老、伤残、疾病、生育或其他不测事件 ,而导致谋生能力中断 ,收入丧失或减少 ,或需要某些特别支出的情况下 ,通过以国家为主体的集团或组织括动 ,保证他们能够维持最低生活标准 ,以谋求国家和民众生活基本稳定的社会制度。因此 ,社会保障被人们称作是社会生活的“减震器”和“安全网”。日本在 1 961年实现的“国民皆保险、皆年金体制”是其后实现“国民经济十年倍增计划”的主要动力之一 ,在一定时期内 ,曾经较好地解决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通过社会保障的介入 ,有效调节了日本各阶层的收入 ,避免了贫富…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校园,是高校贯彻落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活动,是落实党中央“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我国高校跻身世界名校的必由之路。构建和谐校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到高校建设的方方面面,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阐释高校建设过程急需构建和谐校园的必要性,分析出构建和谐校园的困境因素。通过适当的举措实现和谐校园建设的新突破,努力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提供一个兼容并蓄的软环境。  相似文献   
4.
5.
与原生形态的欧美产业革命不同,后发国日本的产业革命具有轻重工业两次"革命"在难以分割的一个过程中完成的复合型特性,它实际上提供了一种"后发型"资本主义国家产业革命的范式。若从依赖的角度做更为深入的考察,则可指出日本的产业革命具有如下六大特征:通过制度环境创造、国家资本的投入与转移等实现的国家主导;产业技术层面上齐头并进式而非线型追赶的水平移植;始终确保军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优势地位;扶植财阀,支持私人资本垄断;在产业技术引进和资金供给上严重依赖强者;在获取市场和资源上疯狂打压弱者。如此实现的产业革命所积累的各种矛盾,又成为近代日本国家发展方向选择的重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6.
"早期亚洲主义"的思想箩筐中存在着朴素、策略和征服三种类型,朴素型和策略型思潮形似而质不同,策略型与征服型思潮目标相似而手段不同.而在近代极其复杂的国际关系、中日两国实力对比变化及其相互外交政策的影响下,早期亚洲主义的各种思潮又处在不断摸索和变动的"流动状态".朴素型亚洲主义弥足珍贵,但策略型亚洲主义和征服型亚洲主义却是主导近代日本对外行动选择的主要思想源.对于国内学界关于早期亚洲主义是否发生"变异"的争论,本文提出了有变亦有不变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继90年代初泡沫经济崩溃以后,日本金融业破绽百出,从大和银行丑闻的曝光,到东京协和信用合作社等的接连破产,乃至因住宅金融专业公司不良债权问题而掀起的轩然大波,事实表明,战后以来日本流传的所谓“银行不倒”神话已告破灭,日本型金融体系正面临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战争赔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的战争赔偿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杨栋梁1931至1945年,日本向中国及亚太国家和地区发动了连绵十五年的侵略战争①,造成该地区约2000万人死亡,物资损失难以数计②。中国是这场侵略战争的最大受害者,据统计,仅在1937至1945年日本全面侵华的八年...  相似文献   
9.
近代社会转型期日本对华观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古以来,日本对华观的基调是仰慕和学习,但在晚期封建社会的江户幕府中后期,仰慕型对华观遇到挑战。中国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失败至甲午战败期间,日本的对华观又经历了从仰慕到平视、再由平视到蔑视的转化过程。本文依据基础史料,以日本近世至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期间对华观的演变为“纵轴”,系统地考察梳理了近代社会转型期日本对华观变动的轨迹,并以两国工业化、军事近代化等影响其对华认识的主要因素为“横轴”,分析了不同阶段对华观的特征及其变化的深层动因,进而探究了近代日本对华行动选择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10.
日本推行高等教育改革的新举措--《21世纪COE计划》评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栋梁 《日本学刊》2003,(5):120-129
<21世纪COE计划>是日本面向21世纪推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其基本目的是为提高研究水平,培养世界顶尖的创造型人才,在日本大学中建立若干以学科方向为单位的世界最高水平的研究教育基地,并由国家提供重点财政资助,旨在建设特点鲜明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学.其政策运作的方式、内容及其成效,将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