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8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月底,《武钢文艺》编辑部组织武钢作家一行五人,来我校与中文系部分师生座谈发表在《武钢文艺》1、2期上的武钢作家的一组新作,这里选登的,是殷安建、汪民安、盛微三人就郑因的中篇小说的《凡俗人家》发言稿。  相似文献   
2.
日常生活、身体、政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赖立里 (以下简称主持 ) :您二位分别都在编辑关于“身体”的书籍。能否先请介绍一下 ,你们为什么认为“身体”这个题目很重要 ?冯珠娣 (以下简称冯 ) :在美国这个研究方向是有历史渊源的。 1 987年美国的两位医学人类学家写了一篇文章 ,“关心的身体 :身体人类学导论”(TheMindfulBody :AProlegomenonforanAnthropologyoftheBody) ,提出 :医学人类学基本上是关于身体的人类学。作者之一 (MargaretLock)是我正在编的这本“身体”读本的合作者。医学人类学在美国大学课堂上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论题 ,由于 87年那篇文章影响非常大 ,很多人类…  相似文献   
3.
福柯在20世纪70年代对各种各样的现代权力技术进行研究后,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转向了古代哲学研究。这种研究主要是围绕着"自我技术"展开的。所谓"自我技术",就是自己意图让自己达到一个特殊的存在模式而有意训练自己,或者借助他人的帮助来训练自己。显然,这种自我技术是将焦点集中在生活行为实践方面而不是理论教义方面。福柯讨论了不同领域的自我训练和实践。在他生命的最后几个月,他集中讲述了犬儒主义哲学。犬儒主义是他看重的生活实践的最重要的哲学代表。正是在犬儒主义这里,一种特殊的说真话的自我技术发生了。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对九十年代的文学先锋派作一个宏观的描述,并简要地分析一些具有前卫特征的先锋文本,力图指出,先锋派总是变幻不定的,他们总是位于文学主潮的边缘并县有潜在的颠覆力量,这种颠覆行动实质上乃是对汉语文学的一次新的实验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对爱的关系的理解有三种不同的视角。第一种是从相互承认的角度来理解爱的关系。对黑格尔来说,人和人之间存在着永恒的争斗关系。而对这种关系的克服手段之一就是爱。爱意味着爱的双方彼此都要自我否定从而达成和对方的同一,只有这样完全的同一,才能彼此相互承认从而消除战斗。对拉康来说,爱的实质是自爱,爱对方从根本上是要操控对方,不是要承认对方,而是要让对方承认自己。爱就是要让自己成为对方的主人。爱在这个意义上还是对主奴关系的确认。与拉康截然相反,列维纳斯认为,爱是绝对地爱对方,就是要承认对方,在最大限度上让对方成为自己的主人,真正的爱应该是一种被动之爱。相互承认、让对方承认自己而不承认对方、自己承认对方而不求对方承认自己,这就是爱和承认的三种关系。  相似文献   
6.
爱对于两个人来说意味着结合。但是,这种结合有不同的方式和目标。巴迪欧有关爱的结合的观点和传统的爱的结合的观点存在差异。从阿里斯托芬到黑格尔到弗洛姆都强调爱的结合的目的是让两人达成一致,消除差异,从而克服孤独和分歧。但是,巴迪欧则强调爱的结合是一种事件,这样的爱的事件恰恰应该保持差异,肯定差异,只有差异才能让结合的两个人的视角更加丰富,更加多样化,从而获得对真理的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欧洲关于爱的哲学和观念经历了几次转向。在希腊时代, 爱的观念从狄奥尼索斯的身体之爱向苏格拉底的知识之爱和奥古斯丁的上帝之爱转变。17世纪,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爱的观念从世俗的激情之爱向对爱进行科学和理性的分析转变。笛卡尔和斯宾诺莎试图为爱建立科学的解释模式。笛卡尔认为, 爱是一种特定的生理过程, 是灵魂运动和身体运动的统一。他遵循情感动力学, 根据力的大小, 将爱划分为强烈的爱、一般的爱和不太强的爱三种类型。斯宾诺莎遵循情感几何学, 论证了爱基于关系而产生的可变性、多样性、内在性和非主体性。可以发现, 笛卡尔和斯宾诺莎的爱的观念分别是对奥古斯丁的上帝之爱和薄伽丘式的爱的哲学的回应。

  相似文献   
8.
现代性这一概念本身包含着多种层面的意义,其内在的诸多意义,本身就相互抵触和冲突.现代性的冲突是多层次和多方面的,这里主要讨论现代性在政治-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冲突和文化-技术领域中的冲突.前者的冲突表现为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三种意识形态的纷争;后种冲突表现为审美现代性和技术现代性的对抗,以及哲学领域中的后现代性对现代性的攻击.  相似文献   
9.
在本雅明的笔下,现代都市中的游荡者既是现代性的产物,也是现代性的观察者.游荡者漫无目的地在都市中游逛,行走在店铺林立的街头,穿梭于熙攘的人群中,欣赏着商品经济制造的琳琅满目的文化形象,但却脱离于现代都市生活的节奏.游荡者被现代都市生活所遗弃,但又深处都市生活的中心地带,以冷眼旁观的姿态观察着都市生活,他的视角是那些忙忙碌碌的都市男女所不具备的,正是这个视角使他能够洞悉都市生活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第三世界文化”是一个新的话题,它和“第三世界政治”、“第三世界经济”一样是一种特定的意识形态性话语,“第三世界文化”理论体现为一种文化的认知方式,一种文化的选择精神和一种文化的解构意向,它反映了第三世界文化建设者们独立的愿望和解放的呼声,“第三世界文化”的理论根基就是摆脱“第一世界文化”的压抑和渗透,建立第三世界独立的具有“本土性”的文化话语。对第三世界的写作者来说,他们的具体行动就是以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