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涂波 《北方论丛》2006,(1):43-47
从两组概念———“理、事、情”和“情、理、气”切入,讨论船山历史批评中的诗学内容,以及其史论与诗论在概念运用及思想方法上的相通性,可以发现:“理、事、情”和“情、理、气”是代表船山历史批评与文学批评方法的基本概念,二者相通处显示船山思想方法的层次性,其相异处则显示出史与诗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想象是艺术思维的重要范畴。本文运用比较诗学的方法,对刘勰的“神思”(想象)理论和维柯的艺术想象论进行考察、比较,总结出古典时期中西艺术想象论的三大差异,并对形成差异的原因作出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庄子思想的自我主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自我主题是庄子思想的核心方面。它基于以下考察:一、“庄子为楚公族后裔”的假说及文本内证,说明自我问题是庄子焦虑的早期体验中所提出的首要问题;二、庄子关于心我关系的思考在理论层次上解决了自我的本质问题;三、心斋和坐忘是庄子两种最基本的悟道方法,在庄子看来,它们是个体通向逍遥之境(自我解放)的必由之路;四、在一个传道的逻辑结构中,庄子自我论扩展到政治论、认识论、审美论诸方面,庄于思想得以成为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  相似文献   
4.
大众音乐文化是面向大众,传播于大众,大众广泛参与的文化。在新时期社会转型背景下,认真分析我国古代历史大众音乐文化的演进及其发展规律,探究大众音乐文化的发展及发展趋势,对促进我国文化发展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的大众音乐文化的潮动发展将在不断适应改革与创新、和谐与健康的背景下,形成以"俗"音乐的强盛为主流,向着雅俗融合发展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5.
“建安风骨”辨思——对建安文学接受史的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涂波 《浙江学刊》2002,(1):88-93
本文通过对建安文学接受史的的考察 ,指出从魏晋至中唐 ,建安文学在批评家心目中正是今天我们称道的“风骨”(古义 )的反面。陈子昂以及严羽正式提出“汉魏风骨”或者“建安风骨” ,又是以改变“风骨”的古义为前提的。那么 ,今天我们所说“建安风骨”的理论根据是什么 ?它在多大程度上能概括建安文学的真实风貌 ?本文所做的还原式的工作 ,可能使这些问题变得较为清楚。  相似文献   
6.
王船山是文学批评的大家,其诗歌创作在明清之际也自成一体。创作与批评之间的关系可引领我们探寻王船山诗学的奥秘。通过对王船山和韵诗、仿体诗、谐趣诗的研究,发现其诗歌创作与批评的若干背离之处,联系王船山思想性格及诗学变化历程进行深入讨论,可以看出:文学创作与批评的背离,一方面根植于王船山性情之豪逸与时代责任感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是因为王船山晚年对早期性格与思想的全面反思与矫正。  相似文献   
7.
心灵表现的广度和深度,是屈原辞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本文通过文本──个性──心理的研究思路,以屈辞“对话式抒情”为起点,挖掘其间所蕴涵的内心冲突,并考察这种冲突的性格根源及其在《离骚》、《天问》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8.
一、“体验”的提出与《庄子》的传道逻辑问题源于这样一对矛盾:《庄子》中包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同时又显露出极端的“反美学”的态度。比如他说:且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曰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曰五臭薰鼻,困中颡;四曰五味浊口,使口厉爽,五曰趣舍滑心,使性飞扬,此五者,皆生之害也。①他甚至主张:擢乱六律,铄绝竿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②这种“反美学”态度如何解释?我们虽然不满足于用所谓庄子追求“大美”、追求“自由”来笼统说明。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讨论船山诗论与乐论的关联.船山诗学理论注重音乐性的重要原因,是以为"音"比"言"具有更高的表现能力和表现范围.王夫之认为,乐教的功能须由诗来担当,故诗就只以"言"为载体,而以"永"、"声"、"律"为审美追求.其诗论中"简"、"敛纵"、"柔缓"的追求,与其乐论有明显的共通性.  相似文献   
10.
涂波 《船山学刊》2006,(1):11-14
本文以“平”字切入,讨论船山对“平”这一概念的提升和理论创造,认为“平”字体现船山对自然、蕴藉、从容、和谐的美学追求,用“平”概括这些审美特征的根源在于:宋明儒内圣境界的转换,明代文坛戾气的激发,诗学理论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