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5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照个人意愿组合、找寻归属以形成理想生存方式是人类的渴盼,移动即时社交应用是一种切入手段。文章对自媒体语义、"自媒体人"与公众号关系进行了认真梳理,认为前者的概念不清与后者的信息堆积妨碍了微信等国内相关社交应用发展,并从"厂家"与"用户"共存的角度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渊明隐遁,古来多评,仁者见仁,异见迭出。文章从海德格尔的观点切入,倒也新鲜。  相似文献   
3.
将理学确立为王朝统治思想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少年时代即落入神圣人生、理想国陷阱的康熙尚在理学梦中,二是南明尚在,三藩之乱又萌,对世情了解不够而又急需赢取汉族认同.康熙对理学有一个沉迷、快速认识、极力补救的过程,其本人因此身心俱疲,落入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4.
康熙朝御编的几十种图书大部分开修、成书于康熙四十年后,但康熙四年即谕命搜集史料、十八年开修的《明史》却在四十三年戛然而止,未能成书。《明史》的成书有竞顺治遗志、“兴朝修史”显示国力等多方面意义,康熙是一个极其强势的皇帝,其本人钟情于图书纂修,御编诸书中康熙着力最多的就是《明史》,本文以《明史》编修中康熙的上谕为切入点,以图解开其中的谜团。  相似文献   
5.
《最后意见》曾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产生巨大反响,它是《南京血祭》作者阿垅在狱中对自己的冤案所作的评判,是阿垅坚守良知、坚持信念的动人写照。《最后的意见》内容与形式合一,是作者心灵存在的体现。作者无意为文,不事构想,一次性获得而达至文章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6.
“羿为太阳神”说的误区有三:一是对神的性质观念模糊;二是对羿的形象穿凿附会;三是与阿波罗相比较,“大男子主义”作怪。这种立论上的缺陷正说明羲和的太阳神地位难以动摇  相似文献   
7.
康熙朝《明史》开修于康熙十八年,历时二十五年,康熙四十三年戛然而止,未能成书。康熙是一位极其强势的帝王,其御编的几十种图书大部分开修、成书于此时之后,皇子争储影响《明史》成书等成说难通;《明史》甫开局康熙即紧盯纂修进程,经常发出编修谕旨,《明史》未能成书的主要原由须在康熙思想中找寻。  相似文献   
8.
潘志和 《探求》2012,(1):81-86
广府的秀水灵山孕育催生的康有为的大同世界,是世界文化体系中最广为人知的乌托邦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大同境界”是大同世界人类最理想的生存幸福状态,其诗性品格将成为彰显广州文化名城地位的有力推手。而其中康有为凭借丰富的想象对人的内在自由与生存幸福的叩问,亦可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营造幸福生活观带来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9.
《最后意见》曾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产生巨大反响,它是《南京血祭》作者阿垅在狱中对自己的冤案所作的评判,是阿垅坚守良知、坚持信念的动人写照。《最后的意见》内容与形式合一,是作者心灵存在的体现。作者无意为文,不事构想,一次性获得而达至文章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0.
渊明隐遁,古来多评,仁者见仁,异见迭出。文章从海德格尔的观点切入,倒也新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