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主仆上下一味地安富尊荣和不善运筹谋划,是导致贾府颓败的基本原因.其当家者,或不善于运筹谋划,或为极端利己主义者,或昏庸度日无所事事;而真正有远见卓识者则一律不在其位,难谋其政.最终使得贾府败亡.  相似文献   
2.
优胜劣汰,这本是一条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形势下,与日俱增的学报,突出地表现在其生存遇到了诸多不易克服的难题。特别是那些被人们戏称为“第三世界”的师专级学报,自降生时起就明显地带有某种先天不足的特性勉力跻身于学报之林。与之俱来的各种困难,逼使他们步履维艰,危机四伏。师专学报在数量上并不少,能得到惠顾(有公开发行刊号)者却寥若晨星。多数学报仅报个“临时户口”(内刊号),甚至还有个别的“黑户口”。名不正则言不顺。在世俗偏见还严重存在的今天,注定会遭到不公正的待遇,办报人大有“瞻念前途,不寒而栗”之感。因此,如何解决这些学报的生计问题,有何良策,确实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现实问题。及于此,我不揣浅陋,谈点管见,意在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情",指人的各种感情欲望,是<红楼梦>中揭示得最为深透,表现得最为成功的重要内容.梦因情而生,曹雪芹在书中写了大小数十种梦幻,说到底都是为表现"情"服务的.情切切,情未了.梦是情的派生物,作者对书中人物的梦幻写得细腻、逼真、传神,变化多端,熠熠生辉.所揭示的情更是浓烈、厚重、含蓄、深沉,丰富多采,耐人寻味.情与梦浑然一体,梦与情对表现人物揭示主题可谓双峰对峙,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4.
在《红楼梦》的最后情节中,王仁、贾环等人合谋将巧姐聘嫁于外藩王爷。藩王查知底里系世代勋戚之后,坚令回绝。此举既使故事有大起大落的跌宕韵致,又塑造了藩王品高德邵的美好形象,寄寓了作者对少数民族官员的殷殷深意  相似文献   
5.
王志尧 《唐都学刊》2006,22(6):137-142
著名作家何建明先生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精彩吴仁宝》,气势恢宏,文笔优美,展现了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共产党员风采,值得一读。然而,令人颇感遗憾的是:文中出现一些与事体情理相悖的细节描写。诸如:1961年华西村人均欠债15 000元问题;吴仁宝在华西村任支部书记的时间是个变数;会计给技术人员扛着麻袋送奖金问题;华西村村名来历问题;华西村党支部组建时间问题;残疾人黄永高两岁时从树上掉下来摔断腿问题;吴仁宝家少领二三亿元奖金问题等等,都似乎有夸大其辞或掺假注水之嫌。使得对歌颂对象有失真之感,其结果只能是欲高则不达,甚至是往先进人物脸上抹了黑,实在有违初衷。究其原因,从作家自身来讲,是对报告文学不能虚构情节的文体要求未能真正把握;从外部环境来说,与时下文界浮躁和掺假文风的浸染有关。  相似文献   
6.
腐败和恶行是官宦富贵人家的通病。它直接动摇着国家政权的根基。弹劾与查抄是防范抵御腐败恶行的重要方略。然而,由于错综复杂的主客观因素,真正实施起来便改变了韵味,仅成为当权者剪除异己的政治手段,违背了惩恶治腐的初衷。所以,尽管弹劾与查抄不断加大力度向前掘进,却未起到惩戒与防范的作用。那些消遥法外者依然我行我素,甚至变本加厉。即使当事者也不甘沉沦,尽力复苏,千方百计地沐皇恩,延世泽,妄图死灰复燃,永在人上,从而形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新难局面。根本未达到惩恶扬善、巩固国基之目的。再加上弹劾查抄时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作梗,甚至会出现异端,造成“恶人告状,好人受气”或互相包庇,蒙混过关的事实,给本来就欠安定的社会蒙上新的阴影,造成新的更大的混乱。  相似文献   
7.
<正>《南都学坛》(社会科学版)是以反映我校文科各系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本刊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努力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积极提倡、优先发表经过认真研究对解决现实问题有创见有理论深度的论作,并辟有旨在突出地方性和师范性特色的“东汉文史研究”、“南阳作家作品研究”、“南阳地方春秋”、“教育教学研究”、“大学生论坛”、“南阳名人谱”等栏目。为逐步统一学报编辑加工和编排格式,使编辑在加工稿件时有章可循,并使作者了解撰稿中的一些基本格式与要求,根据国家标准局批准的《科技学术期刊编排规则》及兄弟学报的编排经验,结合我部编辑工作实践,特拟订“《南都学坛》(社会科学版)编排规范化试  相似文献   
8.
在《红楼梦》的最后情节中,王仁贾环等人合谋将巧姐聘嫁于外藩王爷。藩王查知底里系世代勋戚之后,坚令回绝。此举既使故事有大起大落的跌宕韵致,又塑造了藩王品高德邵的美好形象,寄寓了作者对少数民族官员以独钟厚爱的殷殷深意。  相似文献   
9.
王志尧 《南都学坛》2005,25(1):45-51
在既往的红学研究中,多数论者认为,贾母是林黛玉婚姻悲剧的主要制造者之一。然而,从贾母为贾宝玉所定择偶标准来看,她的婚姻观是相当开明的,从未限制过某人的自由。对照宏著内容,她始终是林黛玉的呵护人。值得遗憾的是,她对林黛玉过分溺爱,缺乏必要的人生指导和培养教育,使其不良性格未得到些许纠正。林黛玉自身所具有的孤傲自许、目无下尘、褊狭尖刻、小性儿等不适应社会人生的乖张性格是导致其婚姻悲剧的主要原因。强加在贾母头上的破坏林黛玉婚姻的恶名应予洗雪。林黛玉自身极难适应社会人生的癖性可资后人镜鉴。  相似文献   
10.
论《西游记》的主旨王志尧,仝海天《西游记》问世以来,注家蜂起。然则,由于认识上的差异,惟见众说纷纭,却未能得出一致的结论。孰是孰非,迄为一本糊涂帐。胡适在《西游记考证》中指出:“《西游记》被这三四百年来的无数道士和尚秀才弄坏了。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