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中西文化史上有这样一个事实:近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是从西方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西方出现近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是文艺复兴以后的事情,但是科学的态度或科学精神在西方却有着更为久远的历史渊源。科学精神最初是在古希腊哲学中产生的。在这以后,它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历史发展过程。科学精神的确立和发展,首先当然是以西方人的历史活动及其发展为前提和基础的。但就科学精神作为一种和原始思维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思维方式而言,它的确立和发展又是同逻辑思维的确立和发展相一致的。在西方传统的文化学术中  相似文献   
2.
1.孔子的伟大在于“人道” 记得曾有一位哲人说,面对一个思想家,就像在角力场上一样,要面对他最强有力的地方。评价孔子这样一位对中国文化发生巨大影响的思想家,也应该面对他最有力之处。孔子的伟大之处究竟是什么?这是我们要首先弄清楚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语我们的生活似乎已经远离了独尊儒术的时代。在我们的日常起居衣食住行洒扫之中难觅儒家文化的踪影。于是就有政府像保护大熊猫一样建立儒家文化保护圈的主张;然而儒家文化又仿佛是一个紧缠着我们的幽灵,  相似文献   
4.
所谓孔子再认识,就是要站在今天的立场上,解读孔子何以成为圣人,孔子的学说和思想何以成为秦汉以降中国文化的灵魂。从孔子的时代入手,揭示出西周封建制不仅塑造了中国人所特有的生存样式,而且也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因。进而在"己"、"人"、"欲"三者的结构中展开对孔子"仁"的哲学的分析,还孔子作为中国哲学家的本来面目。走孔子的哲学之路,为一个充满仁爱而自由的新中国而努力,是今天的中国人和中国哲学的使命。  相似文献   
5.
自从人类进入社会生活以来,如何建立稳定的社会共同体,以达到社会公共权力与个人权利之间,以及不同的权利主体之间的合理平衡,是人类直至今天依然在努力寻求的重要目标.这个目标就是正义.人类正义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历史的和具体的.不同文化或文明之间,正义的内涵往往不同甚至严重对立和冲突.但是,人类已经走到这样的一个时代: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不分种族、性别、语言和宗教,在某种基本价值观的基础上联合起来,共同建立人类的普遍正义似乎并非不可能.这种可能的根据究竟何在?是本文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们认识杨适老师,是在20多年前的1981年。记得那还是大学本科毕业的前一年,杨老师给我们开设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选修课。听杨老师的课很新鲜,因为在他的课堂上没有别的一些老师惯用的套话和大话;听杨老师的课也很辛苦,因为他总是拿自己思考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不用点心思恐怕是跟不上也听不懂的。当年,我们跟随杨老师学习并从事理论思维,是从研究《手稿》开始的,下面我们也从马克思的《手稿》开始,一方面追踪杨老师20多年来理论思维的思想路径,一方面则结合我们的学习以及与杨老师共同研究切磋的收获谈一点自己的认识和…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人、是统一的基础和主体”“爱是有在的标准”“我欲故我在”等命题的分析,本文认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特点是他通过强调感觉的能动性而建立起感性主体,从而使哲学的基础和主体不是抽象的思维实体,也不是被动存在的物,而是有血有肉、有对象,并且本身能够成为对象的人。这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所谓科学精神,是指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基点特点,简单来说,就是以客观的态度来研究对象,从中找出事物的原因和规律。这种思维方式不是人类固有的,也不是每个民族共有的。它根源于人类自身的历史活动之中,是历史的产物,也必然经历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科学精神最初是在古希腊哲学中产生的。泰勒斯提出万物的本原是水,冲破了原始神话拟人观,第一次把自然和人分开,开始了就自然本身研究自然,追求自然的原因的道路,树立起科学精神。古希腊初期的自然哲学家从神话转向自然,这是一个极大的进步。但是他们理解的自然是包括社会人事在内的一切东西,还没有把自然和人完全区分开,他们的自然观里还留有原始神话拟人观的残余。智者和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到地上,开始了从自然哲学向以“人事”为中心的哲学形态的转变,使科学精神在新的领域中得到了发展。然而这种新的思维方式在当时,特别是在新的领域中还不能战胜神话和原始宗教。亚里士多德在发挥人的能动性的同时,以目的论的拟人观为更高级的宗教形态打开了大门,为科学思维方式臣服于宗教神学准备了条件。培根在新的历史活动中,排除目的论的拟人观,坚持自然是存在于人之外的客观对象,强调在经验的基础上发现自然的规律,进而改造自然,在新的基础上重新树立起科学精神。本文的目的在于弄清培根是怎样重新树立科学精神的,以及他采取的方法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的主旨是对中西哲学范畴比较的目的做初步的讨论。比较的方法取决于比较目的。我们为什么要进行中西哲学范畴比较?这是在进行具体比较之前必须讨论的问题。通过对道与逻各斯的比较基点的讨论,本文认为进行中西哲学范畴比较的主要任务,是在比较研究先哲对社会历史变动精神反思的基点上,弄清楚中西哲学思维方式的不同,以达到关注现实中国人生存状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评述康德提出的人类自身是历史的创造者、对抗性是人类发展自身的手段、自由的历史从“恶”开始以及康德对人类历史规律的猜测等观点,简要介绍了康德的历史观,并论述了康德关于人类必将进入“普遍立法的世界公民状态”的理想在西方哲学史的深远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