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79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人的认识在本质上是主体在实践活动中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命题。然而,近年来在关于认识本质问题的讨论中,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这一基本命题受到了挑战。人们提出了选择论、建构论、评价反映统一论和信息反映论。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把反映仅仅理解为人脑对于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客体的模写、摄影和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把人需要吃、喝、住、穿作为历史的根基确立起来。在人类的文明史上,人虽然也要满足自然的需要,却是在肉体和精神对立的基础上来看待人自身的自然。马克思颠覆了这种二元对立,强调人的自然是一种社会化的自然。在此基础上,他否定了从同一性原则的角度来理解人的本质,而是从精神和肉体的冲突与和解中理解人的本质。马克思基于这一观念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历史概念,即物质文明史和精神文明史的冲突与和解的历史观念。当他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理解历史时,历史就不能被理解为异化和异化扬弃的历史。对于马克思来说,人类文明史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解决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矛盾。马克思的历史观不仅为我们理解文明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而且给我们思考当代现实中的重要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5.
在对主体权利和人民主权关系的理解上,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之间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看法。自由主义把权利的正当性建立在道德自主性原则的基础上,强调人权高于主权,把人权看作是脱离人民主权而私人独立享受的东西,主张用一种弱的民主制度来实现人权。而共和主义则相反,从伦理共同体基础上理解人权和主权的关系,强调主权高于人权,认为人权只能在人民主权的实施中被享用,主张用一种强的民主制度来保障人权。而哈贝马斯强调从程序主义角度重新理解权利,把人不仅作为法律的承受者,而且作为法律的创制者,强调人权和主权是相互补充的,主张通过程序主义的民主制度保证同时实现人权和人民主权。但是这种程序主义却没有程序。  相似文献   
6.
发展观的发展与30年中国改革主题的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发展理论经历了生产力提高型发展观、制度创新型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三种不同的形态.这三种发展观就是要解决社会发展中相互关联的三个问题: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生产力的发展)、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制度的变革)以及人和他自身的关系问题(人自身的发展).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是密切相关的,但是社会发展过程又必须循序渐进地解决这些问题.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用发展着的发展观来逐步地解决这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阿多诺认为,哲学就是要用概念来指称非概念性的东西,而哲学又只能用概念来论述,因此,哲学总会出错。这样,哲学就不能满足于概念的推演,而要像艺术那样,表达不能表达的东西,显示出自身的痛苦。这样的哲学不能被体系化,体系化哲学反映了资产阶级哲学的局限性。虽然哲学总会出错,但是这不意味着哲学没有肯定的东西,而是这种肯定的东西在最后才能得到。相对主义是庸俗唯物主义,只是片面地强调了客观的东西对于思想的限制,而忽视了思想的自主性。强调思想的自主性并不是要否定客观东西对于思想的作用。阿多诺强调概念的自我否定就是要更好地接近客体的丰富的质的特性。因此这种概念的自我否定的辩证法不是黑格尔意义上的辩证法,而是关注客体的质的特性的唯物辩证法。阿多诺的这种唯物辩证法思想对于我们重新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证化倾向具有重要的意义。按照这个思路,苏联教科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实际上是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8.
当代西方一些学者在努力分析马克思对于正义概念的理解的基础上认为,马克思承认资本主义制度是正义的。确实,马克思曾经在不同的地方在不同的意义上使用正义概念。但是没有在任何一个意义上,马克思确认资本主义制度是正义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把平等的权利看做是判断正义的基础,而在马克思看来,即使权利是平等的,这也并不意味着这种制度就是正义的。  相似文献   
9.
鲍德里亚认为,自从1929年的生产过剩的危机之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干预经济活动,消费和生产不是以人的真正的需求为标准.在西方国家出现了为生产而生产的情况.这个生产已经不是经济意义上的生产,而是符号意义上的生产.“短缺”和“危机”也是为维持经济系统的运行而再生产出来.从一定意义上说,“生态危机”是发达国家故意制造出来的,是一种国际竞争策略.它们把危机制造出来就是为了对世界人民进行“勒索”.这种勒索类似于“恐怖主义”.  相似文献   
10.
按照德国学者哈贝马斯的观点,黑格尔早就意识到主体哲学的困境,并试图在反思哲学的框架中克服主体哲学的困难;而马克思在早期则延续了黑格尔的思路,用"劳动"来取代黑格尔的"自我意识",并借此来克服主体哲学的困难。但事实上,马克思后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已超越了早期的思路。在这里,作为劳动主体的人不是抽象的具有精神能力或者改造自然能力的人,而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被塑造出来的人。然而,哈贝马斯从马克思早期思想出发,认为马克思仍然停留在黑格尔哲学的框架中,没有能够克服主体哲学的困境。与此相呼应的是,中国三十多年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从马克思早期思想出发研究主客体关系,看不到马克思克服主体哲学的新思路,甚至退回到主体哲学的框架之中。要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就需要进一步深入发掘成熟时期马克思克服主体哲学困境的新思路,把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参与者视角与观察者视角结合起来,从而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