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1.
从人文历史的角度指出了当代城镇发展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 ,即传统文献中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人格化定义 ,剖析了古代自然观中人文精神的指向 ,对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尤其是景观建筑学中千层饼模式 ,与统一地理学、综合地理学等地理科学之间的理论互补作用 ,将使城镇规划的内涵拓展为一门以人文地理为主的系统科学 ,具有实践方面的可行性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城市建设快速发展时期,保护现存的具有悠久历史的人文遗存,是城市规划及城市建设政策制定者的历史责任。在西安传统民居比较集中的地带,现仍保留了相当数量的“坊上”建筑和老街区。其地域性与民俗方面的独特性,应该上升到学术的高度加以研究,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感情和审美习惯。这些人文社区将人的行为与外部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化,应与现代城市形成统一的风貌,包括周边地区的各个景观类别以及地域文化特色和地方地理特貌。  相似文献   
3.
刘勇  祁今燕 《唐都学刊》2006,22(5):99-101
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时期,大量的土地开发,使老城市中原有的基础设施和人文景观面临结构性改造,或是被拆除。城市开发与城市的特色、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渐突出。因此,许多城市正面临着新的选择和挑战。对此,应保护传统城镇特色,结合中国传统自然观中的社会伦理、重自然的思想,重新审视城市发展当中的误区,寻求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包括对城市化进程中人文关怀、保护历史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特色和地方地理特貌等各个景观类别,研究当代人与社会环境、社会资源配置及城市开发的思想定位等。  相似文献   
4.
刘勇  祁今燕 《唐都学刊》2005,21(5):73-75
我国传统的自然观与人格化是统一的.是以"德"与"和"为中心的,因此在人地关系方面更加趋向人格化伦理.古代传统"地力常新"的土地改造思想,对当代生态保护、控制其环境蜕化上有很大借鉴意义.结合西方景观理论中"千层饼模式"的地图叠加技术,在大范围的景观与环境规划中,为寻求适应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方面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中国传统自然观经过了长期的演化,与自然的关系达成了理论上的统一,终于形成了特有的历史人文景观,包括了地域文化特色和地方地理特貌的景观类别。中国具有丰富多姿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其自然地貌、地域性民俗方面的差异所呈现的独特性,遍布于广大的城镇建筑与地理特征当中,蕴涵了丰富的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感情和审美习惯。历史人文景观所体现出的清晰的主脉,与现代地理学的理论有所契合,即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上,具有丰富的人文意义上的佐证,这些理论将人的行为与外部环境理解为统一体,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