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篇
  2009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试论卡夫卡小说的喜剧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夫卡通过对主人公二难境地的喜剧展示,揭示了人生的悖论;通过对作品喜剧内容的展示,揭示了其荒诞、夸张的喜剧形式;通过对其语言表达的分析,揭示出调侃的语言特征。卡夫卡的作品展示了人生体验的精髓,流露着生命奋斗的无奈,表现出对生命无望的希望,作家本人孤独绝望者的喜剧气质便在其中展示了出来。  相似文献   
2.
西方现代派文学曾被认为是一种与传统文学通然不同的文学流派,“所谓现代主义是指现代西方文学中反传统的资产阶级文学艺术动动,是对在思想和艺术方面与传统文学遇然不同的许多思想流派的总称”。①其实我们仔细分析研究现代派文学就会发现,“反传统”不过是西方现代派文学因外在形式的变化而造成的一种视觉假象。现代派文学与传统文学相比,虽有其标新立异之处,但其内在精神,或者说潜藏在现代派文学外在形态之下的题旨意蕴,却是对传统的深化和升华。所以有人称现代派文学是“现实主义艺术精神的现代形式”,或“基于现实主义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3.
卡夫卡小说的语言带有鲜明的玩笑调侃性特点。这一特点表现在语言组合的矛盾性、语言表达的自嘲性与反识性上。语言的玩笑调侃性特点不仅是个大个小说文学结构的组织形式,还是其人生感悟性经验及生命样态的阐说。  相似文献   
4.
<李娃传>的情节从三个层面展开:一、李娃作为承载着民间底层百姓愿望的妓女,得到了一个令人羡慕又嫉妒的结局.二、以男主人公父亲为代表的士族理想得到了满足.三、作为儿子的男主人公的浪漫爱情得到了充分表达.这三种代表着不同价值观和理想的欲求,在文人叙事的巧妙运作下融合到一起,实现了"中国式"的大团圆结局.  相似文献   
5.
评《罗马教皇列传》祖国颂在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中,流传范围最广,信徒最多者当属基督教。基督教流传于世界五大洲,教徒分布在大约160个国家和地区,人数约占人类总数的1/5以上。这些信徒中,罗马公教──天主教徒又占了一半以上。众所周知,教皇是天主教的最高首脑...  相似文献   
6.
《我弥留之际》中《圣经》话语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国颂 《学术交流》2003,(2):136-140
福克纳是一个善于在其作品中体现《圣经》文化意蕴的作家 ,对他来说 ,《圣经》不但是一种作家自觉遵守的创作原则 ,而且也是一座庞大的文化博物馆 ,为作家的创作提供着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在福克纳的小说中 ,主题的提炼、情节的展示以及叙述话语的选择和运用 ,都清晰地表现出《圣经》的原型特征和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7.
唐传奇<莺莺传>在叙事方面表现出鲜明独特的艺术性:矛盾的人物形象,镜像化的人物关系,叙事空白的表意形式,以及"诗"与"史"的内外结构互补.这使小说在唐代传奇文学中表现出独特的艺术品格.  相似文献   
8.
卡夫卡小说的死亡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卡夫卡小说的死亡意识祖国颂人以生命的形式来到这个世界上,构成了一种现实的存在,当人的生命降临尘世,一切都可能是不确定的,一切都有着千万种选择。然而死亡却是确定了的,它是生命的孪生姐妹,它是唯一不需要生命的努力而必要达到的客观存在。舍勒说得好:“每个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