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社会学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伟东 《学习与探索》2006,4(2):180-182
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动力系统。这其中既有新闻传播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亦有对社会发展造成危害的消极影响;既有社会发展给新闻传播提供的广阔的历史舞台,也有对新闻传播的种种规范和限制。如何使新闻传播的自觉纠错与社会发展的无形之手的不自觉纠错有机结合,从而产生良性效应,这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
一、室内外环境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深化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在人们的生活中日趋重要,在现代社会中,人类文明发展至今天,人类已不再是只简单地  相似文献   
3.
研究国外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发展,不但要把握其技术上的精髓,更多地应该把握其如何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与经济效益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黄州时期苏轼的人生及思想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伟东 《学术交流》2005,(3):164-167
苏轼一生足迹天涯,从京都直至海南。而在这其中,黄州时期无疑是苏轼人生及思想的分水岭。表现为人生的转折:从宫廷走向东坡,这使他远离了官场的喧嚣,回归于自然的宁静。同时苏轼的思想又体现为从执守儒学到三教杂糅的充盈:其儒学精神、道家风采、释者情怀使昔日的苏轼渐渐隐去,一个崭新的苏东坡却潇洒地向世人走来。  相似文献   
5.
贬谪黄州的苏轼虽身处多重困境 ,但自强不息。自筑雪堂以安居 ,亲耕东坡自其力 ,融入自然慰孤心 ,走向民众与民乐。在词采斐然、大气包举的同时以绝异同类的东坡哲学砥砺情操 ,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和真实。不仅超越了自我 ,而且超越了士人 ,从而实现了自身人格的超越。  相似文献   
6.
汉语诗性并不只是从大量汉语材料中概括出来的一个概念,而是汉语与中国人传统思维方式"相互适合"的必然产物,有其现实的心理生成机制,是中国人的语言-思维活动的一种鲜活特性.大量有关汉语加工特性的实验结论可以证明:首先,语言特性不同,对脑区功能进行"争夺"的"登陆"点也就不同.表音文字加工因其听觉特性而出现左半球优势,表意的汉字加工则以其视觉特性而形成右半球优势.其次,这是因为,汉语加工中汉字的"形义联结"最为巩固,因此来自字形激活的直接通道起决定作用,但也不能忽视语音作用的存在.最后,汉字"形义联结"所呈现的视觉特性是与右脑思维的心理特性"相互适合"的,因此汉语加工呈现出鲜明的右脑效应,但语音作用的存在和大脑活动的整体性都决定了左脑思维功能也必然积极参与,共同构成汉语诗性的心理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7.
工会女职工工作是工会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对在新时期如何加强基层工会女工的基础工作、自我学习、组织建设,提升其参加集体活动的兴趣以及促进女职工参加公司的民主管理与监督等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使女职工享受应有的权益,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电脑·网络不仅开始将人们带入数字化生存的时代,还给予了东西方古代哲人以数阐释万有观念的现代证明。自然·电脑·网络对文学艺术的意义也是巨大的。它们不仅改变了文艺创作与欣赏活动方式,而且可能产生文艺研究的新方法。因此利用来伯、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成果探索文学艺术宏观、微观的演进,不仅可以与文艺社会学良性互补,而且显示出科学与文艺、数学与诗学的互渗、互动,预示了文学艺术定量研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谪居黄州.这一仕途生涯的跌落,使其人生发生重大转折,即从"宫廷"走向"东坡".同时其创作已发生明显的转型,即从"天马行空"的诗人到"豪放旷达"的词人,也造就了他作为大词人的真正出现.他的文学创作也由诗而倾向于词,并为词坛带来了大气纵横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数学确定性的丧失、混沌理论的兴起,都是对生活中不确定性、随机性的发现和肯定,从而从复杂科学的角度掌握了历史演进、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更为深层的本质,拓展了哲学、文化学研究.然而,贴近现实生活和人们心灵的文学艺术家却早已是不确定性、随机性的大玩家.因果决定论无疑是文艺家创作的一个利器.然而统计概率论、小概率事件、或然意外更是文艺家构造艺术生活、艺术魅力的魔方.所以,对文学创作与不确定性关系的探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