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斯里兰卡有一个结群游徙,无一定居处的民族,这个民族叫做“艾昆塔卡”。通常,他们在一个地方只住两三天就要迁徙他乡。这些人在斯里兰卡的北中央省、东方省和萨巴拉加穆瓦省比较常见。他们不愿意住  相似文献   
2.
四、林居派向泰、掸、老、傣地区的传布泰、掸、老、傣四个民族虽然分别居住在泰国、缅甸、老挝和我国的西南边疆,他们却属于一个共同的族系。他们的语言、文化和风俗也是大同小异,地理上又连成一片,这便形成了个独特的文化区域。这个区域的宗教,主要是从斯里兰卡传入的上座部佛教。具体地说,是斯里兰卡上座部佛教中的林居派(这时再谈斯里兰卡大寺派已无意义,称兰卡佛教为大寺派亦不确切,因三派合一之后,已无大寺、无畏山寺、祗多林寺三派的区别)于12、13世纪以后传到了这一带,并形成佛教的主流,使13至15世纪泰、掸、老、傣地区的文化变成为带有兰卡林居派(阿兰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斯里兰卡佛教自公元前3世纪中期从印度传入之后,到公元前1世纪,这200年间保持了纯正的上座部传统和全国统一的局面。王都阿努拉特普罗城东的大寺,是全国佛教和佛教文化的中心。公元前1世纪,新建的无畏山寺容纳来自印度的犊子部僧人和方广派经典,形成了一  相似文献   
4.
佛教自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以后,多赖中亚及印度僧人来华传译经籍。但往往转译失真,篇章不备。为寻求原典真经,从公元3世纪中期,开始了一个西行求法的运动。到法显以前的1个半世纪里,见于记载的西行求法者就有竺法护等11人;而真正到达印度的却只有2人(他们的成就远不及法显),就更不必说更加遥远的师子国——斯里兰卡了。 到公元4、5世纪,一些高僧大德,更是不惜生命而忘身求法。中国当时战乱不休,南北分崩;黄河以北有16国先后兴起,偏安于南方的东晋朝迁也是攘权夺利,内争不已。统治者朝不保夕,只得乞求佛祖保祐;人民遭受战祸,痛苦不堪,更需求得解脱,因此也纷纷皈依三宝。再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