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1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史学在历史上引人注目,乃在于它有著名的浙东学派的存在。浙东学派出名的时期是南宋和前清,元明时期声望弱些。浙西史学和浙东史学相比,总的说来要逊色的多。但明代中期尤其是嘉靖以后一段时间,浙东史学却不及浙西史学,浙江史学的发展重心是在浙西三府,而不是浙东八府。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和明代文化发展的地域特点有关,明代文化的发展中心在北是北直隶,在南是长江下游,即南直隶及苏、松、杭、嘉、湖五府。长江下游地区是当时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而浙东则在这个文化区的外围,相对说来落后一些。所以,明嘉靖以后,浙江史学的发展中心,也自然而然地移到了浙西。朱仲玉先生曾作《明代浙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中国史学发展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认为 ,未来中国史学将是一种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体系 ,在功能、视角、选题、形式、手段等方面出现新的变化。而要建设新史学 ,必须对目前中国史学体制中存在的一些弊端进行革新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近20年中国史学分析”课题总体的一些粗浅设想,中心讨论近20年史学研究的视野、方法与材料。核心观点是,新时期的史学史的研究,应突破线性思维,重视实态研究。在方法上,提倡描述与实证结合,综述与专题结合。从材料来说,除传统的文本资料之外,尤其提倡积累口述资料。  相似文献   
4.
张燧《千百年眼》:晚明史学的杰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燧和朱舜水一样,前半生在中国,后半生寓居日本。《千百年眼》是一部学术札记。这部书有两点引人注目,一是晚明多史论、少史考作品,此书亦考亦论;二是明代考据之书,多偏重经部、子部,显得博泛,而此书专论史部,且按时代顺序排列,比较专业化。就这两点而言,此书洵为晚明史学的杰作。它的发现,可以大大改写明代史学的形象。  相似文献   
5.
明中叶是明代史学的转型期,这表现理学化史学批判思潮的出现、博古考信风的兴起、史汉风格的确立、史学理论的受人重视、经世史学思潮的勃兴.当然,以纲常正统论思想改编旧史,仍有很大的市场。  相似文献   
6.
明人史著编年考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人史著编年考录钱茂伟【例言】(1)此稿始编于1985年,是笔者为研治明代史学、欲撰《明代史学史稿》而作的一份较为全面的摸底调查。在中国古代史学史研究中,明代史学一直是个薄弱环节。可以说,还是一块待耕耘的处女地。因此,欲治明代史学,必先对明人史著的撰...  相似文献   
7.
应廷主编《明史纪略》,是清初史学史上的一件大事.《明史纪略》因庄氏史案而扬名,也因此而湮没。庄氏修史的直接起因是续朱国祯未成之《史概》.此书是清初史坛第一部公开刊刻的明史著作,它的遗民立场,直接导致了文字狱的发生.庄氏史案后,清初个人修史风开始降温。  相似文献   
8.
许重熙是明末清初吴地十分重要的一位史学家,惜因情人的高压政策,已逐渐为后人淡忘。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积累的材料,首次对他的生平及文学成就作了粗略的勾勒。  相似文献   
9.
浙江学人冯登府的《英吉利考》,是建立在1840年鄞县知县审问英国军官安突德口供基础上写成的。与魏源《英吉利小记》相比各有特色。它是清朝地方官员审问英国俘虏而成的英国国情报告,体现了鸦片战争初期地方官员对英国的关切点。  相似文献   
10.
文章旨在打捞20世纪以来浙江史界往事,将几代浙江史界工作的专家及其成果集中展示出来。希望通过本文的梳理,建构起当代浙江史学的系谱图,确立时下学人在史学界的历史地位。20世纪50-70年代,浙江史界处于苍白期,80年代是浙江史界重新起步时期。从空间布局来说,以原杭州大学历史系为主的省城杭州一城独大,其他各地成果相对薄弱。浙江史坛既有自身的特点,也有全国通行的特点,由浙江史坛可见全国史坛面貌之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