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大处评价陆荣廷的功过是非饶任坤陆荣廷是中国近代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物,是民国早期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是反帝的勇土,从不勾结帝国主义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爱国者;在抗衡遏制北方皖、直、奉系军事集团巾有举足轻重作用;陆荣廷的存在,使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美梦破灭和...  相似文献   
2.
洪仁玕的著作《资政新篇》,学者多认为是中国近代化的最早计划,国外学者苏均炜、濮友真和邓嗣禹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对此有所论述。这段笔谈所介绍的洪仁轩的佚著,如果确实存在,很可能是《资政新篇》的姐妹篇。太平天国于1860年6月2日占领苏州后,立即从外交上、军事上为东进作准备。李秀成几次致书在上海的外国使领,洪仁玕利用与西方传教士的渊源也积极活动。7月21日,即太平天国庚申十年六月十一日,洪仁玕致书在上海的英国教士艾约瑟,邀请他到苏州会面,“以便面倾一切”,信末附言:“另附新书一本交先生一览。”同时,李秀成也致书艾约瑟和另一英国教士杨笃信,告以洪仁玕已到苏州,邀请他们来访。洪仁玕、李秀成的去信都送到了。李秀成的信现存英国。不知什么原因,洪仁玕去信的原件却仍在中国,现存广西博物馆(《太平天国革命文物图录》和《太平天国文书  相似文献   
3.
1856年第一次天京事件,以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佐天侯陈承镕等一大批首义功臣之死而终结。天京城里血迹未干,泣声犹存,1857年春又开始酝酿爆发了第二次天京事件。两次内讧,都是君臣矛盾激化而由天王洪秀全所发动的。第一次洪杨矛盾引爆的天京事件是以暴力和流血的方式进行的,第二次洪石矛盾引爆的天京事件是以温和不流血的方式了结的。第一次天京事件死难二万余人,第二次天京事件虽未死一人,但石达开带走了二十万精兵,这些军队在没有发挥应有战斗作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150年前发生的鸦片战争,仅仅小小区域的战役遭受挫折,清朝政府即被英国侵略军的洋枪洋炮吓倒,以战争失败的一方与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虎门条约,割地赔款,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史前未有的深重灾难,中国近代史上所发生的一切不幸,都这从里发端。鸦片战争发生如此令人震惊愤慨的结局,完全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昏愦糊涂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太学界的泰斗罗尔纲先生的新著《太平天国史》最近由中华书局出版,与广大读者见面。这一丰硕成果的问世,是史学界可喜可贺的大事。这部著作共四册,154万余字,可谓为我国建国以来篇幅最  相似文献   
6.
140年前,在广西金田爆发了震撼世界的太平天国起义,如疾风骤雨横扫长江中下游,攻克600多座城镇,占有半壁江山,与清王朝南北对峙了十二年,从金田点燃的拜上帝教圣火燃烧了十八年之久。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出现的第一个波澜壮阔的反清斗争革命高潮,也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一次伟大的农民革命运动。太平天国所处的时代,一方面外国侵略者的魔爪已伸向中国,国内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  相似文献   
7.
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以雷霆万钧之力一举攻克南京,并定为都城,天王洪秀全在京城度过了十一个春秋的帝王生活,它就犹如沙滩上筑起的王宫,人们还来不及看清,就崩塌下来,消失在人世间。太平天国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来去匆匆,人们不能不围绕着建都南京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太平天国应不应该在南京定都?在清政府仍据北京,控制全国百分之八九十区域的政治军事形势下,就急忙建都合不合适?一百多年来,包括太平天国领导人和后来的历史学家们都展开过不同见解的论争。太平天国领导人的争论,主要表现在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的战略主张的分歧。洪秀全在攻长沙时就有“欲取河南为家”的设想。太平军攻克武昌后,洪秀全接受了著名女将卞三娘的建议,提出“遣兵道襄樊,  相似文献   
8.
太平天国妇女问题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天国妇女问题,过去有不少学者著文论述,多从太平天国主张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等方面去立论,去讴歌,而妇女依然受着封建礼教束缚,处在被压迫、奴役、歧视的地位等严重问题,或被忽视.或不敢正视,或怕有损太平天国的声誉。自八十年代初以来,已有学者对太平天国妇女平等观和妇女解放运动论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批判了太平天国领袖们对妇女的陈腐观念,使人耳目为之一新。本文拟以更充分的史实力求比较客观地评述太平天国的妇女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八五九年七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从湖南败退广西恭城,到一八六一年十月离桂入湖南沅州,共两年零四个月时间,占他离京出走七年的三分之一强。这是石达开整个革命生涯中一个重要历史阶段,过去史家们对石达开回桂作过一些论述,多是褒扬之作,对他回桂的历史意义和作用都给以过高的评价。去年十月,在宜山召开的太平天国史学术讨论会上,着重讨论了石达开回桂的评价问题,与会同志思想比较解放,不同观点展开热烈  相似文献   
10.
太平天国领袖们醉心描绘并曾经努力推行的平均主义,在那愚昧落后的时代,生活陷入绝境的农民以平均富人财富的美好愿望激发了他们斗争的热情,确实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然而,太平天国平均主义的政策纲领不但未能引导这场革命取得胜利,反而加速了它的败亡,和中国历史上凡主张平均主义的农民起义一样终将被封建地主阶级所镇压下去。这本来是惨痛的历史教训。可是,多少年来,我们对太平天国平均主义怀有特殊的好感,缺乏应有的分析批判。一谈到平均主义,对它积极的一面津津乐道,长篇大论,而谈到平均主义消极作用则轻描淡写,三言两语就了之。因而常常被人们所误解,以为平均主义是农民最先进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