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纪念“五一口号”,不能回避毛泽东1947年11月30日的电报和斯大林1948年4月20日的复电。能否像米高扬说的,由于斯大林的电报,中国共产党才改变了对资产阶级政党的政策?实际上,联合各民主党派组成联合政府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一贯主张,是中共的纲领。毛泽东的电报实际上是表明要与苏联站在一起,摸了斯大林在政党问题上的底。而斯大林即获得了很大的满足,从而改善了中苏关系。斯大林的电报推动了中共加快新政协的步伐是有历史意义的。但这种意义是有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只能是中国的产物,只能是中共和各民主党派共同选择共同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个政党,都有其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个性,又都具有一般政党的共性。同一类型的政党,有着同类型政党的共性。在政党个性与共性问题上,多年来存在混乱。马克思主义历来辩证地对待政党的个性与共性。特别强调共产党要保持和维护工人阶级先进队伍的个性,反对取消、歪曲、抹杀和改变共产党的性质。同时,又注意政党的共性,共产党执政后,尤其要重视吸取其他执政党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民主需要投票,不等于投票;民主的真正内涵;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民主制度的缺陷;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和对我们的启示;我国政治协商的意义及其完善.  相似文献   
4.
回归以来,香港政治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主要特征是:爱国爱港成为社会主流;民主潮流势不可挡,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政党成为民主发展的明星;中产阶层成为民主发展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5.
香港回归后,“一国两制”方针正式实施。统一战线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全面了解,深入思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自觉、更主动地做好香港回归后的统一战线工作。下面谨就此谈点初步意见。一、香港回归后,对香港同胞的统一战线工作是否仍属于海外统战工作?这是回归后,对香港同胞工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如果属于祖国大陆范围内的统战工作,那就要遵照大陆范围内统战工作的有关原则进行;如果仍然属于海外统战工作,那就要遵照海外统战工作的原则处理。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很自然的。因为新时期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  相似文献   
6.
邓演迭建党过程和建立的党(农工党的前身)很有特点,相对于其他民主党派,农工党的创立具有如下六个特点:它是第一个在中国大地上建立的民主党派;是由国民党左派和原共产党成员为骨干组成的;它是比较有理论素养、刚成立就有一个能统一全党的政治纲领;它是唯一一个公开表明自己是以最终实现社会主义为目标的革命党;是第一个公开表明开展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民主党派;只有它,拥有邓演达这样一个亲自建党、而又众望所归、全党公认的领袖。  相似文献   
7.
查韦斯的"21世纪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卡斯特罗的社会主义,是委内瑞拉特色的社会主义,也是拉丁美洲左派的社会主义,同时也是基督教社会主义,是正在形成的一种新社会主义。它是所在国家和地区的广大民众、特别是贫穷大众的福音,是拉美左派崛起的旗帜,是既高调又不失灵活地反对美国霸权主义的重要力量,是支持帮助和合作共赢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同盟军。它在实践中还存在治安恶化、腐败、经济单一化和个人过份集权等问题。总之,这是拉美地区正在探索中的一种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黄济福 《探求》2000,(Z1):10-11
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后,怎样处理好国内和国际事务的关系,是一个关系重大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经验教训颇多。 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后期创立马克思主义的时候,论述了无产阶级的解放只有在……  相似文献   
9.
120年前的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在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无产阶级的政权——巴黎公社。公社虽然只存在两个多月的时间,但是,公社的伟大创举具有世界历史意义,公社的革命原则是永存的,公社的经验教训对各国无产阶级仍然是宝贵的。  相似文献   
10.
“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它是在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启发下发生的,它的发生又使新文化运动进一步深入发展。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中突破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接受、宣传了马克思主义。《新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由它掀起的这个新文化运动到了“五四”运动,才得以形成规模壮阔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李大钊早在“五四”的前一年起,就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1918.7.1),《庶民的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