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篇
  200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向城市转移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和"哈里斯-托达罗"模型,主要是对劳动力转移机制的宏观经济学研究,缺乏对劳动力流动的微观经济学分析.本文从当前中国农村的制度特点和外出务工存在风险的角度去考虑,利用期望收益、效用函数等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工具对劳动力流动机制进行分析,提出了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条件下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当农产品价格、期望工资变化后对农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并对劳动力流动中出现的现象和政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考试是教育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评价教育效果,选拔合格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组织考试和考试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人的心理因素常常是造成考试误差的主要原因。本文就考试误差的心理因素作一分析,并对控制考试误差心理的措施发表一些意见。 产生考试误差有客观原因,但主要是人的心理因素这一主观原因。考试活动是一种多阶段的序列结构,有命题、施测和评分三个主要环节,而每一个环节都有心理因素对考试结果的干扰。  相似文献   
3.
思维活动是人类一种最复杂的心理活动形式。人们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只有借助于自己头脑中的思维活动,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及其内部联系。才能变革自然和社会,成为历史发展的主人。而创造性思维则是人类思维活动中的高级过程。它比一般的思维活动更复杂、更艰难,因而具有更大的社会价值。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  相似文献   
4.
职业选择与心理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现代社会职业工种的专门化和人的心理的个体差异性,说明职业选择的必要性。而职业分析和心理测量是职业选择的两大基本环节,通过综合运用直接观察、工作表演和面谈等多种方法进行工作分析,可以获得各种职业工种活动结构的特点和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客观要求;通过标准化的心理测量,可以了解人们的心理素质水平,从而实现个人特点和职业需求之间的最佳匹配,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人的潜能,获得优质高效的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5.
我们踏进著名舞蹈家康巴尔汗家的客厅时,屋里已高朋满座,一对维族中年男女正弹着热瓦甫如醉如痴地对唱着。我们悄悄地坐在自治区政协海吾尔·铁木尔身旁。他斜过身来小声说:“他们唱的是我们维吾尔族古老的民歌——《路》。这支歌,我还是在去台湾访问演出时听他们唱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