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统论认为,客观世界中的一切现实对象都是由内容丰富的各要素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集合在一起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在每一项具体的认识活动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了解系统原型的一切层次,只能依赖于科技发展水平所提供的条件和手段来近似地表达它们。认识模型恰好提供了对系统原型的这种近似表达。因为认识模型就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状态描述和过程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 另外,用经过加工处理或科学抽象建立起来的认识模型来代替真实的客体进行研究能…  相似文献   
2.
于桂芝 《学术研究》2007,1(10):23-27
对现实人生存和发展境遇的研究,一直是贯穿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主题。马克思立足于"现实人生存和发展"的视角,把人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抽象的人——社会的人——世界历史性存在的人。其中"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理论对于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关注人的生存发展状况、构建和谐世界具有理论指导的重大意义和现实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
解放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珍贵法宝。当前中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期,因此继续解放思想便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但究竟谁需要解放思想?究竟需要解放谁的思想?即解放思想的主体性问题,学界是有分歧的。笔者认为转型期继续解放思想应该坚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人民群众为基础,并从主体性角度探索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继续解放思想的现实路径,将有助于更好地推动新一轮的思想解放。  相似文献   
4.
现代农业是运用现代资本、物质技术要素来改造传统农业,以先进的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社会化的服务体系支持农业,以新的经营理念管理农业,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节约宝贵的土地、淡水、石油等资源,减少化学农业带来的污染,保护农村优美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符合中国国情,必须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中国人多地少,必须把粮食生产放在农业发展的首位;必须精耕细作,努力提高科技含量,提高土地单位产出率。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处理好农业规模化生产与农业家庭经营,耕地需要流转集中与体制上村民承包土地几十年不变的关系;处理好建设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中少取、多予、放活三者之间的关系。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因地制宜,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各地特点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科学技术的批判产生了许多精辟的论断,其中尤以法兰克福学派对科学技术的批判为最:科学的各种规则和技术的专门化操作以超于价值判断的方式支配人所有的认识活动,造成了文化和个性的毁灭。本文认为,重新审视作为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的马尔库塞对科学技术、乃至对整个发达工业社会的批判,深入挖掘其合理的理论内核,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与历史发展是一致的,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把个人推到了社会交往的前台,个人不断地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整个世界历史进程既为个人生存提供了理想的可能,也不断赋予个人生存以现实境遇.对于如何理解个人生存的理想境况与现实境遇的统一以及怎样推进个人理想生存的实现的问题,从实现个人理想生存的外向和内向两个维度所进行的探索,将为人们摆脱当下的生存困境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国的国情,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必须与世界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接轨,这是从世界农业漫长的历史道路中摸索出来的农业持续发展正确方向。发展、完善和丰富我国高产高效优质农业,使其与世界持续农业的大趋势相适应,并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建立起有自己特色的持续农业发展模式──集约持续农业。  相似文献   
8.
于桂芝 《学术交流》2005,4(12):31-34
实事求是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在毛泽东哲学思想中居于核心地位。毛泽东思想之所以能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创造性的发展,成为我党的指导思想,原因就在于实事求是精神。在分析实用理性精神不足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理性精神的渊源、实质,这对于领悟科学理性精神的真谛,培养现代人必备的精神素质,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和谐社会的马克思理论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桂芝 《学习与探索》2006,40(1):132-135
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要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其不同于传统社会理论以及空想社会理论,是在实践中建立的具体而非抽象的和谐社会。马克思的和谐社会思想是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是人道化的和谐。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一生“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这种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任务 ,决定了马克思主要是从批判资本主义异化劳动和雇佣劳动制度入手 ,探索无产阶级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由此 ,劳动问题一直是马克思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 ,一个自由的人是能够同时主宰自己劳动和休闲的人。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质就是劳动和休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