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0篇
综合类   8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近代化的思想来源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日本走向近代化的动力 ,在思想来源方面 ,主要有两个学派 :一个是1 8世纪晚期的“江户经世学派” ,另一个是 1 9世纪前期的“兰学启蒙学派” ,他们的作用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2.
在近代西学东渐的形势下,中日两国传统价值观念各自发生了现代化转变,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两国彼此的不同国情导致了两国传统价值观念的现代化转变出现了五个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使两国的历史发展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探讨中日两国传统价值观念的现代化转变的差异及其影响,得到的重要启示是:中日两国必须探索具有本国特色和充满理性精神的现代化民族国家的正确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要实现祖国现代化,坚持科学进步的爱国主义是其必不可少的前提。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方法。在世界近现代史教学中可以利用:(1)教学重点相关渗透法;(2)学生兴趣点及时引导法;(3)时事热点问题论证法。  相似文献   
4.
世界近代史虽然与资本主义近代化运动相一致,但由于历史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表现为连续性、阶段性和跳跃性),所以在地区上没有同步的开端。我们不能同意王占阳把世界近代上限定在19世纪,而忽略西欧在世界上最早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意义这一新论,认为人类社会从封建形态向资本主义形态转变的开端只应定在17世纪,而19世纪则是这种转变的新扩展。  相似文献   
5.
日本的"神道"与"皇道"是在日本民族传统的历史发展中实现结合的.其中,"神道"在其对抗与吸收各种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得到了自我强化,以至成为日本民族的"大和魂",其核心就是"尊皇爱国".  相似文献   
6.
教育改革“三面向”方针要求:在历史教学的改革实践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即;突出扬弃意识,养成求实意识,坚持创新意识。为此,在教学实践中应调整教学目的,完善教材体系,改进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日本近代学者福泽谕吉既是日本思想界的资产阶级启蒙大师,也是日本鼓吹强权政治的狂人。在甲午中日战争前,他先后提出了"东洋盟主论"和"脱亚入欧论",大肆鼓吹"国权扩张论";同时还竭力叫嚣"武力侵华策",企图通过对华侵略战争谋求日本在东亚的霸权。他的对外扩张言论紧密呼应了明治政府的军国主义"大陆政策",他因而成为日本推行东亚近代殖民主义扩张路线的主要鼓吹者。  相似文献   
8.
朝鲜“实学”派学者们所积极倡言的“经世致用”、“利用厚生”、“实事求是”,容纳外来文化和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开明改革主张,是由“西学东渐”形势促成的;这必然促使朝鲜逐步学习西方先进的近代化知识与思想观念,从而为朝鲜民族通过近代改革走向资本主义近代化奠定实学基础。因此,朝鲜实学中已经有了近代化价值取向的萌芽,是朝鲜在传统文化走向近代化的转变中产生的一种过渡思想。  相似文献   
9.
150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成为现代无产阶级改造资本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巨大精神力量之源泉。150年的大改造促成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大飞跃,即冲破资本主义现代化旧模式而展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景观。党的十五大报告就是我们迎接未来的“新世纪宣言”。我们党将在此大飞跃成果基础上勇敢地向新的目标奋进,再创新世纪的辉煌。  相似文献   
10.
日本民族在明治维新以前的一千多年里形成了自己的传统文化 ,它具有相互关联的五大特点 ,这些特点每一方面都有其成因 ,但归结起来 ,“文化边缘”和“文化内旋”是日本传统文化形成的两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