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本质上看 ,诗歌表达的应该是生命的问题 ,即展现人类个体的生命体验。唐代空前开放的文化格局与积极入世、关心时政的社会心理机制 ,使置身其中的女性诗人的创作显示出两种不同的面貌与发展趋势。区别两者的分界点 ,取决于女诗人对男性文化传统的接受与否及自身主体性操守的持有程度。由于跻身上流社会 ,耳濡目染男性文化的判断标准和价值形态 ,并渴求得到传统文化的认可 ,以宫廷内后妃宫人 ,贵族、官僚的眷属为主体的出身尊贵、地位优越的女性诗人大多自觉地以男性的思想感情、审美旨趣和观念意识来写作 ,将符合正统的男性诗人的作品作为…  相似文献   
2.
作为致力于考察人类灵魂的作家,残雪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把握是否具有深刻的当下意义?通过分析认为:她以小说时空构建的新方式勾勒了人的精神轮廓,并从反面描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此基础上,她提出了现代人信仰缺失与重建的问题.其中,残雪对于西方文化精神的借重表达了其对当代文化语境的一种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3.
借用“复调性”作为切入点,对被历史边缘化的唐代女性诗歌进行重新开掘与整合,着重探讨其在思想内容与表情方式上的两个分离点:首先,女性作品对于男性权力文化的依附与背离构成了唐代女性诗作的两种截然不同的风貌;其次,女诗人的自我独白与企求沟通以实现多层次的思想对话,又成为女性两种不同的言情策略和立身姿态。  相似文献   
4.
唐代女性的抒情诗中 ,对话与独白作为两种非常有效的抒情策略 ,承担了女性突破沉默、确认自我的性别反抗。其中 ,对话体现了诗人借助诗歌寻求与说话对象的交流、期待与男性社会互动沟通的目的 ;而独白则是诗人以自我意识构造的一个独立的文本空间 ,诗人借此确保自我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两种抒情方式兼而用之 ,并且互为转化 ,在不同程度和层面上成为女诗人表现自我丰富多姿的内心世界、缓解人生痛楚的良药。对话 ,是指诗人的写作态度提供给作品的一种对话性 ,叙述人或抒情者期待来自对象的倾听与应答 ,从而使自身参与多元的社会生活与感情世界…  相似文献   
5.
6.
模拟与真实:唐代女性诗歌的双重意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否真实书写女性的性情,展示属于自己的价值判断,是区分唐代女性诗歌模拟与真实的分界点。从本质而言,它体现了女诗人对男性中心文化的依附或背离。  相似文献   
7.
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形象,作为一个"文明人"多余人",相对于"自然人"不多余人",具有人生价值取向的相对性与道德的模糊性的特征.由于揭示了现代人类生存的一个悖论既要努力摆脱虚无的处境,又无法找到明确的生活意义的尴尬,这一人物形象具备了鲜明的现代性品格.  相似文献   
8.
唐代女冠诗人持有的宗教身份与负载的文化背景之间的矛盾对抗性质,使其诗歌创作呈现出耐人寻味的多元内涵。一方面,儒教与道教的教义决定了她们宗教选择的世俗化倾向与现实生活的非宗教性特征;另一方面,世俗人生中的“爱情”与“婚姻”,则成为她们颇具宗教情结的精神寄托。作为维持精神平衡和释放生命激情的载体,诗歌成为她们生命意兴、人生理想与独立人格的“中和”体现。三者的媾和,不仅意味着现实主义的理性精神与浪漫主义的艺术精神的融合,而且典型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中和”原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