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前提是正确把握它的理论实质。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问题哲学界展开了讨论。不少人主张用“实践唯物主义”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认为“实践唯物主义”包括本体论、认识论、历史观三个方面。兹就上述三个方面试析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要发展”,这是邓小平发展观的逻辑起点。社会主义怎样发展,成了邓小平一直思考的问题。经过认真思考,邓小平形成了一系列理论观点。发展目标是邓小平发展观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领导干部实施重大决策中的个人利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果断决策,提高办事效率,通过主动作为实现自我价值;二是片面决策,潜藏偏失风险,常以职务便利谋取个人私利。利害冲突源于理想信念缺失、自我教育懈怠、法纪情理不分、效率公平混淆、工作环境污染。其平衡之道是:克服本领恐慌,提高决策能力;完善决策机制,降低决策风险;净化工作场域,打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4.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毛泽东首先对实事求是作了新的科学概括,并将它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在主观唯心主义盛行的严重局面中,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江泽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了实事求是新的内涵,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5.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民族理论方面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是生成逻辑、实践指向和价值意蕴的有机统一。生成逻辑源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的经验总结。实践指向表现为:党的领导确保民族工作的政治方向;利益共享夯实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文化教育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依法治理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命运与共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价值意蕴旨在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6.
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对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都是十分有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理论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征: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上所形成的独特发展道路的逻辑延续,是总结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经验教训的产物,特别是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历史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惟一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