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韩陈其先生的《汉语羡余现象述略》一文,以汉字、汉语的词汇、语法三个方面讨论了汉语羡余现象的种种问题。读之,开人眼界。笔者以为语言中的羡余现象是确实存在的事实,而就一个汉字本身而言,是否某些构件是羡余?语法方面句子繁化、虚词应用是否是羡余?我以为应该讨论清楚,以正视听。本文拟以《汉字构件的增加不能以羡余现象论》为题讨论就一个汉字  相似文献   
2.
依据史料记载,甘肃省之通渭县,开化甚早,远至秦代已属秦郡属地,汉、三国、晋均设县称平襄,隋唐时废,归陇西县地,宋、元、明、清均设县,仍称通渭县、分别属巩昌路,府、渭川道(治所天水)。民国是县,属天水专区。解放初仍之,五十年代中归定西专区所辖(本《甘肃新通志》)。  相似文献   
3.
甘肃大地,史称陇右,是中华民族发祥地最古者之一。中华民族实由农耕、水耕、牧耕三大块文化模式融合而成,而陇右不仅历经三大块之融合全过程、全范围,而且就地理形势而言,本辖区自身存在水、农、牧三种文化的汇合。另外汉以来,丝路之开,西方中亚佛教文化渐移入境,...  相似文献   
4.
汉字的立体功能与汉语的多维效应元鸿仁以往研究汉语汉字,多以微观入手,各取一端,故难以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比较语言学的发展,孳生出了比较文字学①,运用比较文字学方法研究汉字,就可以在广阔的视野上观瞻人类全部文字产生演变过程,以整体上进行比较分类,为各种...  相似文献   
5.
人口、环境、资源在当今显得无与伦比的重要 ,实际上此一认识不仅在今天 ,就是在中国历史上早为有识之士所呼号 ,力倡宣传。历史文献《逸周书》《吕氏春秋》《孟子》《吕览》《震川先生文集》等强调了“时令”、“养地”、“治水”观念 ,以为人类持续地发展。即使在民生凋敝的抗战结束后的年代 ,也不忽视对荒山的保护 ,对自然生态的建设。所以今天尤应倍加重视 ,有效地保护与治理。  相似文献   
6.
传统文献注释涉及用字问题时多用“通用字”或用“同某” ,以涵盖通假字 ,古今字、异体字、会意字、形声字。由于区分欠清 ,时有引起歧义之嫌。比类参互 ,离析脉络 ,实为研习文献所必需。兹据注释材料 ,分通假字与古今字、形声字与会意字、通用字与同义字、部首与形符意符以论之 ,似于研习文献有所裨盖  相似文献   
7.
谈兴办职业教育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纪念“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80周年元鸿仁今年,是我国杰出的民主革命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教育家、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老一代国家领导人黄炎培先生诞生120周年,也是他首创的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80周年纪念日,我们纪...  相似文献   
8.
吴镇,字信展,号松崖,别号松花道人,祖籍甘肃会宁,后迁临洮。清康熙六十年(1721)生于临洮,卒于清嘉庆二年(1797)。吴镇生于书香门弟之家,五六岁起,废寝忘餐,缀学写诗弟进士,官兴国州牧,进沅州守。在沅州,兴修水利,兴办农桑,深得民信。近六十时还家,曾组织“洮阳诗社”。吴镇创作,极为严肃,每成一诗,总要反复吟诵推敲,一字不当,决不婪惜,断然燎之。故一生写诗将近万首,而存者仅百之二三。清代大诗人袁枚(子才)在《随园诗话》中说:“近日十四省诗人佳句余多采录诗  相似文献   
9.
研究汉语词语的源流,一定不能忽视《诗经》的词语,因为《诗经》的词语可以作为先秦词语运用的重要材料,(这是语言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时有古今,地有南北,音有转移,字有更改”(明人陈第语)。《诗经》所用的词语,越两千多年,在流传中,无论就字形、字音、字义(亦为词义)的那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发展。就字形而论,经甲骨、金文、大篆、小篆而至隶书、楷书,使其形体,差异很大,有些则面目全非。就字音而论,据清学者钱大昕先生考证,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娘,泥二母归泥。与此二者相比,  相似文献   
10.
文献词诂     
本文运用训诂学原理训释了文献中难以理解的 2 0条词语 ,试图为词书与文献注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