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现代小说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既往的小说观念便让位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左翼小说理论主要体现在注重社会环境及时代精神、追求大众化和典型问题等方面;而在此主流之外,还存在着与之相对立的现代写实主义、“新心理写实主义”等。40年代的小说观念则带有更多的战争时代特质,其中既有传统小说的历史绵延,又有对战争小说神话的构筑。相反方向的寻求另一方净土,及对小说中“美”的追求,也取得了虽不喧嚣但却耀眼的成就。对异域小说观念的追求,成为这个时期小说观念向现代性的高峰攀登的主导。总之,一个多元化的小说观念空间在这个时期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2.
冒建华 《社科纵横》2008,23(5):103-105
胡适为了顺应20世纪现代化的潮流和启蒙大众的要求,在文学领域首先对文学文体进行了理论建设:重构文体话语,解放诗体,倡导短篇小说文体,并引入西洋戏剧文体方面的新观念.他的这些文体理论建树为中国新文体的确立开了一代风气.  相似文献   
3.
冒建华 《社科纵横》2008,23(6):97-9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不断增强文艺的创造力和战斗力,复兴中华民族的文艺事业.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树立时代意识,创新意识,群众意识和精品意识,为推动文艺大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中国文学的价值重建,既是文学自我救赎、寻求价值意义和重新确立在社会大系统中位置的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重建文化精神价值系统的需要.其直接动因是,一方面,中国乃至于人类共同面临前所未有的精神文化问题,需要文学更充分地发挥其不同于科学、哲学、宗教、法律等的特殊作用;另一方面,文学自身同样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面临价值选择的困惑.客观分析新世纪中国文学创作和批评在追寻新的意义过程中出现的价值迷失现象及其原因,揭示这些现象与20世纪中国文学价值系统的渊源,提出21世纪中国文学应在新的基点上进行融通和超越,从观念、学理、实践和制度层面重建21世纪中国文学的价值系统.  相似文献   
5.
冒建华 《社科纵横》2005,20(5):150-153
本文在当下社会时尚背景下回眸中国现代小说“善”的承传与变异,在古代、现代与当代的坐标系上透视现代小说在特定时代氛围与历史语境中道德倾向的差异性,探究深蕴其后的审美嬗变与丰厚内蕴,并对现代小说中的“善”作科学的定位分析与理论评价,为当下小说的创作提供多维视角。  相似文献   
6.
冒建华 《社科纵横》2004,19(6):130-131
“五四”时代是个矛盾的时代 ,不仅思想意识形态领域里表现出矛盾对立面 ,而且 ,波及到了文学领域里也呈现出迷茫徘徊的层面。胡适在文学思想领域里奏起的二重奏则充分说明此意。他既极力推崇历史进化的文学观 ,又与旧文学始终交织在一起 ;既倡导人的文学观 ,又走到了人化宗教观的极致 ;既强调写实主义文学现 ,又暗自走浪漫的写作之路 ;既积极推行文学形式的革新 ,又延续了传统的文学内容。总之 ,胡适在文学思想领域里表现出双重性  相似文献   
7.
在当下社会时尚背景下回眸中国现代小说"善"的承传与变异,在古代、现代与当代的坐标系上透视现代小说在特定时代氛围与历史语境中道德倾向的差异性,探究深蕴其后的审美嬗变与丰厚内蕴,并对现代小说中的"善"作定位分析与理论评价,为当下小说的创作提供多维视角.  相似文献   
8.
冒建华 《社科纵横》2003,18(3):57-58
五四”以后 ,生存危机意识压倒了启蒙意识。人们进行革命所要推翻的不只是现存的政治制度 ,更重要的是要推翻当前的经济制度 ,这样人们才能获得真正的生存权利 ,而不被开除出地球籍。鲁迅用形形色色的人物现实画面 ,把生存危机推到了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9.
20世纪的文艺理论流派众多,整个文艺理论的思维体系呈现多元、开放、包容的状态。在新世纪初,文艺理论家们整合了20世纪的文艺理论,形成了消费谱系、知识与技术谱系、传媒谱系、文化谱系等文艺理论谱系。本文以新世纪文艺理论谱系为论述着眼点,以新世纪文学现实主潮为基础,旨在向人们提供更开阔的文艺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