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0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许筠  冯开文 《职业时空》2008,4(9):141-141
人民公社是国家为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而全面控制农民剩余的一种制度安排,它在六七十年代的中国社会经济中起到了无以替代的作用。它为中国“工占农利”经济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持;它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维持了中国农村近20年的平稳运行。人民公社时期的中国农业保持了略高于人口增长的实绩,其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与同期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是相当显著的,公社的某些制度安排诸如包产到户、家庭副业等为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它的解体,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思考。  相似文献   
2.
农民合作社的国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今年的政协会议上,农业部前部长、政协常委陈耀邦在发言中提出“让农民组织起来”,并使用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概念。中央党校教授徐祥临也提出中国农村应当像日本、韩国那样,兴办综合性的合作经济组织,帮助农民分担和对抗各种市场风险,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进入市场经济以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集约化的工商业垄断,组织起来成为农民的必然选择,合作社遂成为各国农民最基本、最普遍的组织形式。我国一些地方也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越来越显现的大背景…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近年出现的土地聚集(农业用地规模经营和集中宅基地)现象,从理论上对其带来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强调了政府实施新制度的高成本。然后,借助对中外历史事实的系统与深入的反思指出,不论是从博弈还是克服制度变革成本的视角,近年趋向土地聚集的创新不能算作明智之举,土地制度应该按照既有的路径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4.
农村土地问题的世纪反思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农村以土地占有与分配关系为主的制度变迁,是其它一切经济制度变迁的基础。本文依据对大量历史资料的分析为佐证的研究假设是:由于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制约不断加剧,农村土地制度作为农业中国相对稳定的传统制度的基础,本身不可能是一种促使土地趋向集中并迫使小农破产的制度;中华民族以农业文明维系数千年历史的“内部稳态结构”即立足于此。历代政权在立国之初推行“均田免赋”、或在中兴之际试图抑制“占田”,也是在这个制度基础被破坏因而出现社会危机时的基本对策。本文试图说明,在“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  相似文献   
5.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绿色化(以下简称"五化")协调发展,是安徽省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基于安徽省2001-2014年的数据,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HR模型测算安徽省"五化"协调度,构建Malmquist指数分解安徽省"五化"协调发展效率;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五化"协调度和协调发展效率的空间互相关;利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模型探讨其动态演进情况,结果显示:样本期内"五化"协调度逐年改善,协调发展效率呈现下降趋势,空间差异均在减小,但"五化"协调度与协调发展效率未能呈现良好的互动性;"五化"协调发展效率水平比较低,"五化"协调度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呈现出皖江城市带集聚趋势,"五化"协调度和协调发展效率的双变量集聚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引言:本文[1]与已经发表的“农村土地问题的世纪反思”(见本刊1998年第4期──编者)为上下篇。上篇说明:解放前我国农村在“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矛盾制约下,逐渐出现了土地占有权逐渐分散、而使用权相对集中的趋势。由于高地租率的压力,土地使用权实际上只能向...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乡统筹战略的发展,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加速推进,从重视制度覆盖面扩大转变为重视保障水平提高,是养老保障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变,也是实现农村养老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内蒙古农村牧区具有典型的少数民族文化特征,其养老保障的发展既与国家同步,也存在一定差异.运用收入替代率对内蒙古农村牧区养老保障水平变迁及其发展趋势进行测度与预测,对于科学提高内蒙古养老保障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运用大量的口述史料和期刊论文,对改革初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国营农场中建立家庭农场的历史,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分析表明,当时当地兴办家庭农场,最关键的原因是当时国营农场制度效率低下,生产经营负担沉重,职工生活困难重重。由于变革现存制度可能带来的巨大的潜在利润,加上生产技术水平高、制度创新成本较小、外部环境不断优化等有利条件,家庭农场才得以陆续成功兴办。因此,必须出于一定的客观动因,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具备应有的条件,家庭农场才会水到渠成;千万不能急于求成,好大喜功。这是这段历史对今天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等理论,本着重论简史的基调,对我国农村30年的政治制度变革过程进行了粗线条的回顾,并着重对改革兴起的诱因、变革演进的内在机理、这场变革的成就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在评价相关研究的同时,系统地形成了自己的看法.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农民合作经济的产生与发展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背景下农村改革发展史上一次重大的制度创新与变迁。通过从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分析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变迁历程,寻找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的思想渊源,并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起点,将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历史阶段,采用成本 收益的研究方法,总结影响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制度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合作经济最具特点的表现形式,是农民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制度需求与供给决定了合作社发展的方向,而收益与成本的比较则决定了其发展的效果。其中,非正式制度(意识形态、亲缘关系等)对合作社初期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但随着农村市场化改革的加深,正式制度(政策、法律等)成为其发展的真正制度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组织机构由松散到紧密、服务由单一到多元化等过程,但目前其在规模、成员、产权与治理等方面仍存在问题,需要继续坚持制度创新,以达到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