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0篇
综合类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苏辙的齐鲁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乃昌 《东岳论丛》2001,22(5):112-113
宋神宗熙宁六年 ( 1 0 73) ,苏辙由陈州学官改任齐州掌书记 ,在山东居留三年。他作为州府的属吏 ,协助知州 ,实施益民善政 ,深得僚友信赖。苏辙寓鲁三载 ,对齐鲁山川风物人文胜迹 ,陶醉徜徉 ,结缘良深 ,随时形诸文翰 ,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相似文献   
2.
唐代两位大诗人李白与杜甫于天宝三年在洛阳相会,随后同游梁宋齐鲁,“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①,建立了亲密的友谊,成为我国历史上的文坛佳话。在宋代,可以同李杜的文坛佳话相媲美的,要算抗战派词人辛弃疾与陈亮的“鹅湖之会”了。宋代有两个被学人注意的“鹅湖之会”,一是公元一一七六年陆九渊和朱熹等人相会于信州鹅湖寺,就哲学问题进行过一番争论,这是道学家中主观唯心论和客观唯心论两个派别之间的内部争吵,毫无进步意义;一个是公元一一八八年陈亮到江西铅山拜访辛弃疾,两人同游鹅湖,高歌豪饮,赋词见志,共商抗战恢复大计,这成为文学史上值得介绍的一则佳话。  相似文献   
3.
<正> 任何一种文学体裁在其独立发展的历程中,常常由于承受和汲取其他的特别是前行的文苑体制的某些沾溉和影响,而使自身趋于充实、成熟,不断得以演进。宋词亦不例外。前人论词,有“以诗为词”、“以文为词”之说,即是指“别是一家”的词,因借鉴和融化了诗文的某些特点而产生一种嬗变。赋自秦汉六朝以来蔚为大观,影响深钜。但它与宋词的关系如何,前人论述不多,笔者于此拟略抒浅见,以求匡正。赋对词的影响沾溉是随着词的日益文人化而加深的。其原因在于词的创作主体——习于操觚染翰的文士与赋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古代文人  相似文献   
4.
爱国主义传统,由古及今源源不断地贯注于诗同瀚海之中,成为我国文林诗苑中一道璀璨夺目的风景线。由《诗经》、《楚辞》、乐府歌行,乃至唐宋以迄于近代诗词,无不有关注国运、系心中华的杰构。其中有不少名句,诸如:“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屈原);“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这些警句至今仍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和催人奋起的精神动力,是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把这类爱国吟唱、脍炙众口的诗词精品,撷芳选粹…  相似文献   
5.
一桩历史公案苏轼和王安石都是北宋文坛上有卓著成就的大家.苏轼与王安石的首次交往,现已不可确考,但嘉祐五年苏轼授河南府福昌县主薄的制词却是王安石起草的.制词称苏轼"尔方尚少,已能博考群书,而深言当世之务,才能之异,志力之强,亦足以观".由此可知,这时王安石对苏轼已有所认识,也许互相已能开始有所了解.可是,据说此后不久,欧阳修劝苏轼的父亲苏洵同王安石交游,苏洵竞断然拒绝说:"吾知其人矣,是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天下患!"于是挥笔作《辨奸论》,文中以预言家的姿态,一口断定王安石其人"阴贼险狠".集历史上王衍、卢杞、竖刁、易牙、开方等坏人之大成,一旦由他当政,天下"将被其祸".苏洵死后,安石用事,他的先见之明,果然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6.
刘乃昌 《齐鲁学刊》2001,(1):120-122
苏轼是一位妙于哲思的诗人,写过不少饱含人生哲思的妙诗。他早年所写的《秀州僧本莹静照堂》和谪居黄州时期所写的《迁居临皋亭》,虽倾注着不同的情绪氛围,涵盖着不同的人生悟性,却深蕴着共同的哲思风采,代表了东坡人生悟性相反相成、相互补充的两个侧面。  相似文献   
7.
<正> 约有3000年文字史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传统和广泛审美情趣的伟大民族。历代民间作者和文人学士发挥才情睿智,运用独具特色的汉语言文字,创造了浩如烟海的文学名篇、传世佳作。其中诗词文赋尤为丰富多彩,流播广泛,家传户习,影响深巨,可说是华夏民族最喜闻乐见的传统文艺形式,是我们丰富和建设现代精神文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艺术资源。  相似文献   
8.
<正> 一个才华出众、视野广阔而执着于现实的作家,对于自己时代的边防危机和民族矛盾是不能不予以深切关注的。苏轼正是如此。他不但是人民疾苦的真切同情者,而且是热忱的爱国者。但是由于苏轼向以出色地歌咏祖国壮伟河山、抒发个人生活激情著称,因此人们对于  相似文献   
9.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已经一周年了。在英明领袖华主席领导我党一举粉碎“四人帮”、赢得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斗争的伟大历史性胜利的日子里,瞻望祖国的灿烂前景,缅怀周总理的丰功伟绩,不禁哀思萦怀,仰慕殊深。特赋五古一首,聊表崇敬之诚。霹雳当空起, 神州殒巨星。四海凝愁雾, 建国政务繁, 反修劳绩弘。文革号角起, 可恨“四人帮”, 狼心怀不逞, 诋毁与诬陷,  相似文献   
10.
<正> 张耒在《读黄鲁直诗》中说:“江南宿草一荒丘,试读遗编涕不收。不践前人旧行迹,独惊斯世擅风流。”这首悼友之作点出山谷诗的妙处在于不甘因袭前人,而独辟蹊径地创造了个性化的诗风,引起了世人的重视。张耒的意见是符合山谷文艺观及其诗歌创作实际的。然而,对山谷文艺观及其诗歌艺术应如何评价,人们的认识却向来并不一致。因而,对此就有必要进一步加以研讨。黄庭坚的创作主张,影响最大的是被后来江西派奉为创作纲领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法。前者见于《答洪驹父书》:“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