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6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于连正名     
<正> 《红与黑》主人公于连,自诞生之日起,命运就欠佳:冷宫冻却数十年,继而又被戴上许多顶肮脏不堪,且又不符头型的帽子,踉踉跄跄被推出宫门批斗示众,随后冲出法国,走向世界,经资本主义制度跨入社会主义国家,以反面教员的身份,出入诸国评论界,政治界和教科书。翩翩然一风流少年,几经折腾,面目苍白刻板,形象丑不忍睹,若真灵魂不死,冥冥地府中的司汤达,该会作何感想? 在这里,笔者无意为于连鸣冤叫屈,只想拣回那个随同“污水”一同泼出的“孩子”,恢复其本来面目。在指出他满身疮疤的同时,认清这是一块多瑕良玉。  相似文献   
2.
<正> 在《名作欣赏》(1981年第3期)上,夏中义老师发表了题为《从“皮氏性格四边形”看〈当代英雄〉主题》的文章。文章以“图示+论述”的形式,分析了《当代英雄》中男主人公毕乔林和四个女主人公(贝拉、玛丽、“水妖”和维拉)的关系,并由此推导出《当代英雄》的“反专制”主题。图示分析作品的方法,目前尚不多见,夏老师写出这篇新颖洒脱的文章,实堪称道。但笔者还是想不揣冒昧,对夏文中的一些提法表示一点不同见解,不当之处,敬请同行不吝指正。  相似文献   
3.
知识女性有着一般职业女性所共有的苦恼,诸如角色紧张问题,社会男权意识的排异性问题,以及女性自身被男权意识同化的问题等。所不同的是,知识女性视职业如生命,不象一般职业女性能挤兑上班时间以减少家务劳动的负荷,从而角色紧张问题更为明显;知识一职业女性素质较高,参与意识、女性意识较强,故对来自男权意识的排异性反应更为强烈,矛盾亦更为尖锐;另有相当一部分知识女性还在传统意识中滞留,潜在的心理依附与高智力杂揉而形成一种高雅的奴性。所以,知识女性的悲剧是真正的悲剧;她们的痛苦是一种智慧的痛苦。  相似文献   
4.
以神话、史诗、悲剧为最优秀成果的古希腊文学,寄寓了原始先民超越现实、追求理想的憧憬和希望,也承载了人类文明进程中的躁动和忧患。在这段辉煌的文学史册中,始终闪耀着一群特殊的符号——古希腊文学女性。她们曾经在神话里欢歌,在史诗中沉默,在悲剧内抗争,经历了由"女神—女奴—女人"的社会地位的演变。而这种地位的苦难演变,生动地宣告了女人历史的生成,也论证了古希腊文学中女性意识的存在、失落与回归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刘绿宇 《南都学坛》2006,26(6):73-75
希腊神话是美妙的,它的美是纯粹的、乐观的,没有一点儿人生的凄苦、时世的险恶或惩恶扬善、拯救人类的说教,显示出浪漫的古希腊人“审美重于道德”的价值取向;希腊神话是原欲人性的礼赞,它歌颂性爱、赞美肉体,体现了古希腊人“人性、人权高于一切”的哲学观念和“真即美”的审美标准;希腊神话是乐观主义的源泉,体现出他们为人处世的快乐原则,也表明着古希腊“没有罪恶感”的社会初始阶段特征;希腊神话是力量的颂歌,体现出一种强烈的抗争意识、尚武精神和个人荣誉感,从而演化出西方后世强烈的个体意识……神话的形式会消亡,但它的精神会转化为文化形态而得以存在,得以流传。  相似文献   
6.
刘绿宇 《南都学坛》2004,24(6):82-84
女性总是作为爱的使者出现在中西文学作品中。但由于地域或文化背景的差异,又分别体现出不同的性情和特征:中方教化重理性,故"东方女性"在追求爱的过程中,呈现出许多理性约束的成分;西方教化求自由,故"南欧少女"则任由激情飞扬。社会环境的陶冶、审美取向的不同,也将拥有"理性自我"的"东方女性"和拥有"激情自我"的"南欧少女"区别开来。"南欧少女"为爱而爱,"东方女性"为婚而爱。前者关注爱的过程,后者更看重爱的结果。为爱而爱会"爱不涉性";为婚而爱会无视婚前性行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涉性爱情描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封闭以及"官本位"、"家本位"的思想分不开;而"爱不涉性"则与西方古代的"精神之恋"、"骑士之爱"等传统不无关系;也在于西方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哲学等学科对性的关注及将性描写从文学中分流有关。无论"东方女性"还是"南欧少女",因为社会历史的原因,形成不争的悲剧———定位于婚姻、爱情的人生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7.
<正> 《鲁宾逊漂流记》和《浮士德》出自不同国别的两个作家之手,但作品主人公鲁宾逊和浮士德都有着相当的可比性。究其根本原因,大概可归之于同属欧洲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形象的缘故。 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翻开了世界近代历史的第一页。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带着勃勃生气,登上欧洲经济和政治的舞台,成为叱咤风云的时代弄潮儿。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学作品,这一时期也自觉不自觉地把新兴阶级的人物,作为作品的主人公加以歌颂。《鲁》和《浮》正是这样的作品。  相似文献   
8.
刘绿宇 《南都学坛》2000,20(4):50-51
中国文学史上“弃妇”形象大批涌现 ,这与专制的男权社会密切相关。具体来自以男性为轴心的家庭形式 ,来自极欠公平的婚姻形式———一夫多妻制。社会文明的发展 ,旧的婚姻形式的废止并没有遏制“弃妇”形象的再生 ,更出现一批不离家的“精神弃妇” ,社会道德同情人身被弃的女子 ,而对精神被弃的女子却置若罔闻 ,这既是男权文化的遗风 ,更显出传统文化中的“弱者意识”。“道德批判一切”的社会文化氛围 ,抑制了国民健全人格、强者精神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正> 国内出版的“外国文学史”书及《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里,在谈到英国诗人拜仑的创作时,都提到过“拜仑式英雄”这一名词术语。一些高校在招收外国文学研究生时,考卷上也出现过“拜会式英雄”的名词解释。然而,为什么同指《东方叙事诗》里的一系列主人公形象,而另外一些文学史译本则称其为“拜仑式主人公”呢? 所谓“拜仑式英雄”大概是从英文“Byronic hero”翻译而来的。关于  相似文献   
10.
<正>塔玛拉·英诺根基耶芙娜,昵称托玛,是苏联当代著名作家普罗斯库林的中篇小说《黑鸟》中的女主人公。 在音乐学院读书的时候,格列勃和萨尼亚同时爱上了托玛,格列勃的充满青春活力的性格,真挚热烈的爱情和出类拔萃的艺术天才,使得托玛放弃青梅竹马的萨尼亚而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