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经济城市化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需求的不断提高推动人类经济活动向城市集中的过程。经济城市化包括产业非农化和非农产业集中化两个客观过程。经济城市化是微观经济主体之一的企业追求最大经济利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中国土地使用中存在各种问题,其根本原因是现行的土地使用政策阻断了土地使用效率传导机制。基于竞租函数理论和同心圆模型提出土地使用效率传导机制,指出通过土地使用效率传导机制可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地紧张关系,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关于城市经济学学科性质和作用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城市经济学的产生、特点,城市经济学与经济学的关系,以及城市经济学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等,指出城市经济学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形成的一门应用经济学,它既是一门政策性很强的学科,也是对经济学理论的重要发展和完善,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发展经济学中关于人口转移的三个经典模型进行解读和评述。刘易斯模型指出了人口转移的根本出路在于城市化,但其模型假设过于严格,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有很大差距。拉尼斯—费景汉模型考虑了农业在人口转移中的重要基础作用,但是忽略了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在人口转移过程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有机关系。托达罗模型分析了在存在城市失业的情况下农村人口转移问题,更加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但是他主张主要通过农村经济自身的发展来解决农村人口就业问题,因而阻止农村劳动力及人口向城市转移等抑制人口城市化的政策是不可取的。最后总结了三个模型对认识人口转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