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大家都知道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而思想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语言是具有一切社会现象、并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词汇为语言建筑材料,所以它必然真实地、具体地、历史地反映社会现实。这在汉语中由于音义的贯串和字形跟音义的联系以及先民文化程度的高超,表现得特別明显而突出。可惜过去的小学家没有建立历史唯物观点,现在的语言学家又或墨守西方学者的学说而忽视祖国语言遗产,都没有注意到此。我现在试举一些关于自然現象和人类生活的基本或主要词汇结合音义来阐明这一问题,以便引起大家注意和批判。先举山、水及其有关词汇为例:  相似文献   
3.
我校中文系近参与调查湖北方言,于吾乡—广济语音之类与调值审拟颇为精核,余因为之图说以明其中特点及变化情况与夫辨证之术如下(初稿经讨论后加以修改,未合之外,仍希指正):  相似文献   
4.
■造《汉语言文字音系》,讫未脱稿,所为《略例》一文,亦殊未臻允惬,顷写竟《说文古音谱》,疑以此《略例》移附其后,藉资寻省.因先将此文重加修订,仍■留心斯学者指正其疵谬也.  相似文献   
5.
释篆《说文》竹部篆,引书也,从竹彖.案引书之引与欠部歂,口气引也之引同意(篆歂古本一语,义虽各有所属,而其原相通.口气引者,谓人得小憩之时,其气引纵解悟也,犹言松一口气尔,歂与口部疾息之喘音义相承),引书者,引纵解脱之书也.葢造文之始,画成其物,视而可识,其从以不律箸之竹帛,事与造文既殊,遂引纵成体,笔意渐以弛解,其方圆长短错画又复求整齐划一,势不能如初形之谨严逼肖,是谓之篆,是谓之引书.篆以引纵解脱得名,故从彖??,彖者,《说文》豕走也,《广雅》脱也,《玉篇》豕走脱也,曰走、曰脱者,谓其非若豖、馽之绊其足,而有解脱纵逸之义也(《说文》豖,豕绊足,行豖豖,从豕系二足;馽,绊马也,从马,围其足.彖与脱声对转,又与遯逃之遯一语之变).夫引  相似文献   
6.
清世小学家言古今声类之异者,始于徐用锡(徐著“字学音韵辨”,言知、彻、澄、娘古读端、透、定、泥。其书未见,江夏徐疆誃藏有华亭沈大成抄本),粗成于嘉定钱氏,补苴于余杭蕲春章黄二君,于是古无舌上(包括知、彻、澄、娘四纽,及照、穿、神、审、禅五纽,并分出正齿庄、初、林、疏四纽古归齿关。)及轻唇音之说完全确定。湖南曾运乾又作“喻母古读考”,谓“喻母四等古隶舌关定母,三等古隶牙声匣  相似文献   
7.
前答浠水王君问其乡语数事(凡事物名难举其字者),已见本学报一九五六年第一期拙著小学札记。兹又承询十一条,多与吾乡(广济)俗语相合,他处方言亦或有之,谨复如下:尚希王君与留心斯学者指正。一、口随张随合日丂乂丫.(此为王君所问原文,下为答,后倣此),此盖「周易坤卦」“括囊”括字送气读之,括囊,约束囊口使勿开也。「说文」“括,絜也”,「玉篇」“絜,结束也”,是其义;「说文」又有(氏口)“塞口也”(音同括),括从之得  相似文献   
8.
《周书·牧誓》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上面所引古人的话,现在仍然普遍流传,不过把“牝鸡之晨,惟家之索”这句话的意思说成为一种迷信一一以为母鸡在早晨啼了,就是不祥之征,要家败人亡.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但是“牝鸡之晨”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