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5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近期通过的《排华法案》道歉案再次引起人们对19世纪美国排华浪潮的关注。第一位华裔美国文学作家李恩富针对当时的反华情形,撰写了许多争取华人权益的文章。《我在中国的童年》(1887)和《中国人必须留下》(1889)是其中最有名的两部作品。这两部作品分别塑造了正面的华人形象:注重礼节的文明华人、勤奋惜时的情义华人以及不平则鸣的血性男儿,对美国人正确认识华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西方数字文化观的比较与翻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中西方数字观异同表现及原因和英汉数词的模糊性进行了比较,并论述了数词翻译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莫瑞森的《天堂》记述了黑人种群的痛苦与创伤、彷徨与迷茫.莫瑞森从多角度考察了蓄奴制废止后,由此衍变出来的种族歧视给黑人带来了方方面面的消极影响.小说充满张力的语言、精湛的叙事技巧、精准的人物刻画向世人呈现了一幅黑人所受多元创伤的浮世绘,以此唤起整个种族团结平等的意识,同时也呼唤整个美国社会在种族问题上能够和谐共生,以达到促进民族融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看不见的人》一书中的主人公在致力于追逐属于自己的"身份"过程中,由于自己天真单纯,思想固化未能看清社会现实的本质而屡屡发生身份危机,最终自己彻底沦为了一个"隐形人"。  相似文献   
5.
6.
美国黑人女性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废奴运动后的早期,黑人女性境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对抗的力量》这部小说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集中描写并探讨了废奴后中产阶级黑人女性的生活状态。本文通过分析这部作品中几位女性在各方面的成长历程,认为黑人女性已经在诸多方面实现了自身的主体性,主体性的实现挑战了男权机制与种族压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