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4 毫秒
1
1.
风景描写除了具有传统叙事学的功能外,还是一种文化阐释的产物,涉及一定的文化价值观和身份意识。抗战文学中的风景描写促进了民族认同,因为风景是一个中立的素材,它的描写手法有利于民族动员,它是民族价值观念的最大公约数,是民族的物恋对象。风景在不同的历史和政治文本中具有重大作用,风景的意义围绕着人的主体性而构建,它弥合着主体自身宿命般的罅隙,使之获得恋物癖的快感。  相似文献   
2.
以隐喻为现代主义的表征而以转喻为后现代主义的表征已经成为共识,却又语焉不详。解析转喻这一表征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这个时代的文化、文学现象。转喻是理解后现代主义的两个特征——解构和泛文本化的关键。转喻的基础性作用连同对隐喻优越性的怀疑一起被提出,这表现在文学领域就是在创作中从隐喻后退,在解读中以转喻去解构。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日军的入侵给中国造成的灾难切断了中国历史的连续性。在这种创伤性的情境中,只有通过符号性的行动才能弥合现实的裂缝。物恋是对实证化的匮乏之物充满快感的认同。借助于物恋,抗战文学中的风景描写实证化了在战场的溃退面前遭受质疑的民族价值和信念。因此物恋性的风景,例如旷野、土地、国家等,成为人们的喉舌,传递着人们关于国危家难、寻找出路的想象。  相似文献   
4.
在风景中明心见性或进行形而上追索已成为一种审美惯性,进而影响主体的文化结构和价值立场。在对风景的审美惯性中存在某种惰性,其匿身于风景审美机制的缝隙,成为理解主体化的征兆。风景的审美性在于该实体被化约为符号性主体。这一化约行为剔除了人之属性的复数性,转移了个体存在的被动性,使风景成为抵御复杂现实的一道屏障、一个幻象。而穿越幻象则易使主体丧失稳定的现实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静态的风景刻画成为最难以拒绝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5.
经典虽然在今天的时代氛围中倍受冲击,但由于它所蕴含着难以舍弃的诸多价值,使它成为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从经典所处的境地入手分析,认为由于确立经典的规范性和恒久性标准在今天受到某种程度的漠视,经典更多的表现为一种漂浮的能指状态,它在各种力量的挤压下找到自己的所指成为经典,从而,通过多元化的途径.今天的经典未必不能确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