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这是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给予鲁迅一生的最全面、最科学的评价。鲁迅先生作为一个思想家和革命家的伟大作用,主要地表现在他的文学活动中。他一生为中华民族和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呕心沥血,孜孜不倦,一息尚存,永不休战,创建了光辉战斗的不朽业绩。  相似文献   
2.
<正> 鲁迅的小说以崭新的面貌,把我国的短篇小说创作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当时,因为“‘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鲁迅在小说的细节描写上倾其全力,匠心独运,从而创造了众多的动人心弦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3.
被称为“现代戏剧之父”的易卜生,一八二八年三月三十日生于挪威东南海滨小城斯基恩。“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一八八一年九月二十五日生于中国东南部浙江省小城绍兴。虽然鲁迅与易卜生年龄相差半个多世纪,国籍分别在亚、欧两洲,又各从事小说、杂文与戏剧、诗歌创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鲁迅对易卜生及其作品研究至深,表现了特殊的兴趣。他们之间虽有不少差异,但也有很多共同之处。本文仅就鲁迅与易卜生之间在社会思想、文艺观点和文学创作等方而存在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作一些考察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 大凡读过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以下简称《维特》)和庐隐的《或人的悲哀》(以下简称《或人》)的人,都会感到:尽管两篇小说在篇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现代文学诞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从文学流派、作品题材到创作方法等方面,曾经广泛地受到过外国文学的影响。研究这些现象,可以为当今的中外文学交流提供有益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6.
鲁迅一生写了十多首政治讽刺诗。这些诗不仅具有很深刻的思想内容,而且艺术上也有极高的造诣。他在诗中塑造的讽刺形象,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给人留下了经久不灭的印象。鲁迅的讽刺诗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除了饱含着革命家深邃的思想以外,和他所运用的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也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7.
人们常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是讲修改在写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鲁迅先生在谈到修改文章时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他从不相信“文不加点”的所谓文坛“佳话”,总是不惮艰辛、字斟句酌地修改自己的作品。从他的大量手稿和初次发表与汇集成册后的文章看来,他的修改不仅见之于作品发表之前,而且还见之于发表之后。  相似文献   
8.
跨学科研究是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通过文学与自然科学的比较考察,回顾历史,把握当前学科交叉日益发展的趋势,寻求文学创作新的参照系,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学注入新的活力,在综合交叉的研究网络中引起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