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典诗歌,向以含蓄为尚。这自有其审美心理之必然,亦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本文试图从儒家诗教、道家哲学、史学传统等三方面,探讨形成中国古典诗歌含蓄美的文化机制。先看儒家诗教的影响《礼记经解》、引孔子的话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这就是被几千年来的文人所遵奉的“温柔敦厚”的诗教。简简单单四个字,凝聚着极为丰寓的内涵。所谓“温柔”,前人训为“颜色温润”(孔颖达),“宽缓和柔”(《尔雅释诂疏》);所谓“柔”,前人训为  相似文献   
2.
略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气”,根源于大自然,是自然之“气”的一种引伸。人类的生存,首先在于向自然索取,同自然作斗争。自然界向人类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山是固定的,水是流动的;还有聚散无常、游忽不定的云气。“气”,甲骨文作“(?)”,象上升;篆文作“(?)”,象水;古文作“(?)”,从火。古人注意到,水在经受日照或火烧等热力之后,便蒸腾而上,成为云气。《说文》:“气,云气也”。一是水火相合,一是蒸腾而上,这是“气”的基本属性和特点;“云气”,这是“气”的最初  相似文献   
3.
一种古老而权威的美学理论——标举和提倡含蓄美:仅以文学领域为例,刘勰称含蓄能使“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皎然称之为“诗道之极”;张表臣说:“篇章以含蓄天成为上”;苏东坡说:“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姜夔说:“语贵含蓄……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魏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文学,在其成熟期,无论是作品还是理论,均以“淡美”为尚.本文力图揭示出这种“谈美”的高品位.“谈美”,作为审美形态有如下特征,作为审美范畴有如厂内涵:(一)虚静“虚静”,是就艺术境界形质部分的“密度”、“浓度”而言的。是指其“密度”、“浓度’”的“稀薄”.“虚”,是“谈美”的首要的本体性品格.这一点,早在《老子》那里就已得到充分的阐明.《老子》论“淡”,虽然不是针对文学而言、而是针对“道”而言,但他却以“虚”与“淡”紧紧地联在一起,甚至互任、互训.老子在将“道”描述为“淡”的同时,亦将“…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反复提倡“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显示了这两者深刻的内在关联。而这种关联,则又以其历摘要:邓小平反复提倡“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显示了这两者深刻史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的深刻内涵,而成为新时期辩证唯物史观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6.
"飞"是毛泽东诗词的独特而突出的艺术现象.本文对这种现象进行美学分析,以展示毛泽东诗词的奇伟的魅力和价值,进而展示作者那非凡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7.
我巍巍中华,翘首于世界民族之林几千年。其独领风骚者,不仅以其韶淑如花、厂袤辽阔的大地,不仅以其“四大发明”等物质性创造,尤以其旷远浩构的时空里始终蒸腾激荡着民族的浩然正气!一思想,是民族文化的意识形态。综观中国古代思想史,在内容上看,除了本体论的“道”论、伦理学的“仁”学之外,最具民族特色者要算是汪洋浩瀚的“气”论了。如果说,“道”论是致力于对时间的本原和事物的本体的终极性追寻省力将大千世界秩序化、一元化,“仁”学是基于对远古社会朴素亲和的人情关系的甜蜜反刍而对现世社会人的道德情怀的陶冶涵养,那…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反复提倡“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显示了这两者深刻的内在关联。而这种关联,则又以其历史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的深刻内涵,而成为新时期辩证唯物史观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9.
“美人”:孔子育人的理想标准叶太平如果从“仁”在孔子思想体系中是最核心的范畴、是其最高的道德原则这一基本事实中就得出结论认为孔子育人的理想标准是“善人”,这似乎肤浅了些。细读《论语》,笔者认为,孔子盲人的理想标准是“美人”。本文就此阐析之。我们从“乐...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的学习论,贯串于邓小平理论的整个体系,体现于他一生波澜壮阔的革命实践。他以自己的理论和实践为我们树立了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光辉榜样。他在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思想观点,包含着精深的科学思维,对我们端正学风更好地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