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1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郁达夫,浙江富阳人,“创造社”的重要作家.三十年代初,他在上海参加“左联”,与鲁迅等合编文艺刊物,受到国民党特务分子的监视,安全受到威胁,被迫于一九三三年四月二十五日携眷回杭暂避,住在今天大学路浙江图书馆附近的场官弄约两年光景.一九三三年十二月三十日后,郁达夫读到鲁迅写给他夫人王映霞的诗.这诗就是后来编入鲁迅《集外集》的《阻郁达夫移家杭州》.当时他虽在杭州,但仍对上海文化战  相似文献   
2.
在古籍所载的少数史前歌谣中,《弹歌》是公认的“太古之作”。无论就其内容的古朴和形式的拙直,都比其他歌谣更为可信。不过,《弹歌》的录著入籍较晚,历史研究者对它的解释也不尽相同。以内容而论,或曰“最古的谜语”,或曰“古孝子之歌”,或曰“仪式歌”,“军葬战歌”,或曰“表现古代狩猎的过程的歌”。  相似文献   
3.
由于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积累,几百年来,在杭州这座举世无双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其商业和服务业涌现出了一批产品精优、名闻遐迩、经营风格各具特色的“老字号”。这些跨越世纪的“老字号”,与广大人民群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民间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1986年开始的以编纂三套集成为主旨的民间文学普查中,发掘出许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作者亲身的感受和体验,论述了“一代儒宗”、“国学大师”马一浮的生平、学术和诗词创作。文章分三个部分探讨了马一浮先生立志为学、自拔流俗、潜心读书、博览群籍的精神品性及治学方法。文章指出,先生学术,博综百家,精研老庄,深得义海,妙悟禅宗,返而求之六经。文章还提供了不少鲜为人知的文献资料,可资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天姥山是浙东的名山,唐代诗人李白曾写《梦游天姥吟留别》,该诗为李白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天姥山到底在哪里?李白为什么要梦游?事实上,李白诗中的天姥山当在古越州剡县境内,它作为道教的洞 天福地之一,早在唐前就已出名,所以李白入浙,便称:“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天姥山在“唐诗之路”上具有其他景点所不能代替的价值,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应当积极开发它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6.
一项人才学研究的基础工程──评《中国状元辞典》吕洪年无锡县王金中先生,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又业余致力于人才学研究,勤勉笔耕,有多种著作。不久前,他以煌煌巨册《中国状元辞典》(新世纪出版社,1992年)见赠,并嘱我为之评正。我怀着钦敬的心情拜读之后,深感...  相似文献   
7.
郭沫若同志不幸于一九七八年六月十二日与世长辞。邓小平副主席在郭沫若同志追悼会上致的悼词中说,郭沫若同志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坚贞不渝的革命家和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这是对郭沫若同志战斗一生的正确评价。 郭沫若(1892──1978)和鲁迅(1881──1936)是同时代人。他俩的事业都发端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两人又都经历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是我国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郭沫若比鲁迅小十一岁,鲁迅比郭沫若早逝四十一年,但仍不应把他们看成是两个时代的人。 鲁迅和郭沫若,在历史上…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作家中,不少人有多方面的兴趣和擅长,而家吴伯箫同志这样,始终专一地致力于散文创作,在散文这个园地里辛勤垦植.耕耘了几十年的,却为数不多.吴伯萧同志是我国老一辈的著名散文作家.他作品的数量虽然不多;“长短不满二百篇”,然而,凡读过他作品的人,无不感到他的作品很扎实,有特色.它以独特的情思、深刻的哲理和质朴的风格,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赞赏和喜爱.本文试图就吴伯萧散文的艺术特色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吴文昶的新故事道路,大约已历三十余年。其间虽不无曲折和艰辛,然而在他持之以恒的垦植与耕耘下,还是获得较多的成功和光荣。 随着他故事活动的频繁开展,故事创作的日益发展,其社会影响不断扩大,不仅他本人被誉为“故事大王”,而且他所在的桐庐县,也成为闻名避迩的“故事之乡”。 正是因为有吴文昶这样的土生土长的故事家和备受欢迎的故事文学作家,才使新故事在社会主义的艺苑中赢得一席之地,并且成为令人瞩目的奇葩。  相似文献   
10.
对《哈哈爱兮歌》的理解鲁迅的小说《铸剑》,其中有黑色人(侠客宴之敖者)和眉间尺的头所唱的三段歌词,意思隐晦,很难理解。周振甫先生的《鲁迅诗歌注》(1980年修订本,浙江人民出版社),以《哈哈爱兮歌三首》为标题,把它从小说中孤立出亲,当作独立的鲁迅诗篇来解释,我认为值得商椎。《哈哈爱兮歌三首》是小说中人物所唱的歌,它和整篇小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是不能把它独立出来的。因为作品中人物唱的歌,并不完全是作者自己的诗。这与散文《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惯于长夜过春时》那首诗的情况不一样。因为《为了忘却的记念》是作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